法律知识

债权最长保护年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4-15 11:39
人浏览

  债权是债权人依法享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财产权利,一旦债权届期债权人向债务人索要无果的可以向人民法院在诉讼时效的期限内提起诉讼,那么诉讼时效最长为多久,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债权最长保护年限。

  一、债权最长保护年限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时效具有强制性,任何时效都由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时效的延长、缩短、放弃等约定都是无效的。

  二、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有哪些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三、诉讼时效中对于时间的规定是怎样的

  (1)以“时”作为期间计算单位的

  以时作为期间计算单位的情况,在刑事诉讼中比较少见,大致有12小时、24小时、48小时三种情况。

  (一)12小时

  传唤、拘传最长不超过12小时。

  (二)24小时

  拘留和逮捕后24小时之内,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把被拘留或逮捕的原因以及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或逮捕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家属。

  对被拘留或逮捕的人,应当在被拘留或逮捕后的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讯问。

  (三)48小时

  在侦查阶段,对于一般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所委托的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侦查机关应当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

  (2)以“日”作为期间计算单位的

  以日作为期间计算单位的情况,在刑事诉讼中比较多见,大致有3日、5日、7日、10日、15日、20日几种情况。

  综上所述,债权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所以在诉讼时效的适用上适用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那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不可以超过二十年。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债权最长保护年限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