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出口退税率上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30 11:49
人浏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1日联合发布通知,将从11月1日起再次调整纺织品服装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而市场对此显然早有预期,纺织服装板块昨日逆市上涨0.79%,而最高涨幅更是一度达到3.61%。

昨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明确从2008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具体为: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将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将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将部分家具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11%、13%等。据悉,此次出口退税调整一共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

受上述出口退税率有望上调预期推动,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受益板块盘中出现明显异动。纺织服装板块中的龙头品种杉杉股份(600884.SH)、中纺投资(600061.SH)等多只个股被封于涨停板,板块中大部分个股均出现逆市上扬,整体涨幅更是高居前五位。

国金证券认为,上调出口退税率对行业效益和企业经营作用不明显,不会改变行业效益增速下滑、出口出现负增长的趋势,也不会改变企业特别是中大型企业的经营情况。2008年纺织产品出口增速下滑,主要是因为欧美经济下滑、人民币升值加快、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上升等,而出口退税率并不是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国外需求是影响出口的核心因素,在欧美经济企稳前,上调退税率作用有限。今年前8个月纺织、服装分别出口449亿美元和703.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0.7%和0.8%,累计出口1152.7亿美元,同比增长7.7%。预计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在5%以内,明年负增长可能性很大。

国金证券预计,如果欧美经济明年企稳,出口下滑的势头至少到明年第二季度才能停止,2009年企业经营可能较2008年更艰难。目前行业两极分化,中大型企业竞争力和效益明显强于中小型企业,上调出口退税率对中小型企业作用明显大于中大型企业。国家希望通过上调退税率实现“准确扶持”,但实际效果更可能是短期的。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对纺织中大型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提供财政补贴、刺激国内消费进而拉动服装的国内市场效果可能更好。

反思玩具制造商倒闭:“中国制造”怎能仅一技之长?

上市公司工厂倒闭

近日,颇具实力的香港上市公司合俊集团在东莞的两个工厂——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突然宣告倒闭,6000工人失业,令人震惊。据悉,合俊集团是港资上市公司,是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三家的制造商,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在业内很有影响力。

2008年,我国玩具制造业遭遇重创。本来利润就不高,又遭遇了油价飙升、原料上涨、人工费用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税率降低等一系列不利影响,致使我国大多数玩具制造企业成本翻倍;美国金融海啸带来的全球银根缩紧更令企业雪上加霜,银行贷款的大幅缩减让玩具制造企业步履维艰。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至七月,中国出口不到10万美元的玩具企业有1574家,相比去年同期净减少了3600多家,减幅52.7%,今年前八个月,玩具出口51亿美元,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增长率大幅回落了近22%。

玩具制造商上吊

虽然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玩具出口国,出口玩具数量约占全球的60%,但我国玩具制造产业的隐忧早就已经有所预示了,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泰回收“中国制造”玩具事件。

2007年,以生产芭比娃娃而闻名的全球的美泰以存在安全问题为名,在短短近一个月的时间内,三次宣布在全球召回近2000万件中国制造的问题玩具。并迫于外界压力,披露制造商的名字:佛山达利玩具有限公司。事发不久,陷入绝境的达利公司副董事长张树鸿在工厂仓库内上吊自杀。后来,美泰全球业务行政副总裁迪汤姆为此事向中方致歉,并承认所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是由于美方设计缺陷所致,而不是中国制造商的问题,美泰愿为召回负全面责任。然而此事件已经引发了全球对中国玩具出口乃至“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 [page]

“中国制造”仅一技之长

此事件不仅显示出世界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更凸现了“中国制造”除了制造力以外的其它能力的全线匮乏。

长久以来,我了在全球采购中保持竞争力,“中国制造”一直把价格作为自己的核心武器,采购商看准这点,在价格上对中国企业一压再压,导致我国很多制造企业仅靠出口退税维持利润。然而事实证明,但靠成本取胜的时代已经不在了,单靠价格拼杀,只会将自己逼入死胡同。在20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制造”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岔路口,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老路显然是越来越走不通了,寻找新的利润源迫在眉睫。

新的利润源: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玩具制造企业,甚至扩展到所有的“中国制造”,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呢?物流供应链就是答案。

国内最大的物流供链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告诉记者:“目前,无论哪个行业,“中国制造”成本的降低几乎走到了极限,现今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制造竞赛,而是物流供应链的竞争。”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举过这样一个玩具制造的例子,中国制造的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超市的销售价格是9.99美元,而在中国的出厂价却只约为1美元,其他9美元的价值是做研发、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和零售所创造的。综合分析认为,在某个商品的整个供应链体系中,非生产的成本已经超过了80%。其中,商品的物流成本占到40%以上,时间成本占到整个供应链的90%以上。可见企业压缩成本最大的源泉应该是物流供应链,“中国制造”必须尽快向全球贸易链条的高端不断攀升,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和控制已经成为中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当前,全球众多经济学家大胆预测:加强企业物流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将有效集成与共享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信息,有助于整个供应链的流程的整合与再造、业务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可以更有效的缩减企业经营成本,同时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源,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增长。美国众多企业的成功也已经验证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我国的制造企业也应该有所行动,尽早享受物流供应链信息化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