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生鲜农产品借助连锁超市流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31 07:06
人浏览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农产品流通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我国目前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仍然是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目前发展农村经济面临的共同任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和关注食品安全,这就促成了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终端形成了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生鲜区并存竞争的局面,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大型综合超市生鲜经营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消费需求的变化,使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在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生鲜农产品也以成为超市聚客和提高利润水平的主要方面。而农村市场大,农民分散,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等问题也成为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的主要障碍。大型超市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开始逐步探索与农业的合作,从最初的订单农业,发展到后来的提供良种,提供种植技术并保证销售,农民的农产品销售得到了保证,超市也获得了安全可靠,物美价廉的货源,双方一拍即合。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介绍,在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连锁超市已经成为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之一,连锁超市在生鲜农产品流通领域内发挥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销售终端,而是逐渐向种植技术、质量管控、基地运营、规模化生产各个相关方面延伸,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快速、高效的流通。

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在与农民、农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基地的合作方面均有丰富的经验,目前他们均将此种成功的模式带入中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不少大中型超市在与农业的合作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模式和方法,裴亮秘书长表示,目前国内超市与农业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简单的采购订单合作,超市与农民、农业合作组织或各级政府合作,签订采购订单,包销生鲜农产品。

第二种,生鲜产品质量控制,超市除了与农民或相关组织签订采购订单以外,还在种子、种植技术等农产品生长环节给予农户相应的支持和培训。

第三种,超市与农产品基地合作或超市自建农产品基地。

第四种,超市自建试点基地,带动和组织农民扩大生产。

第五种,超市自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兼营生鲜农产品批发与零售。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特点和特色不同,国内各个区域零售商在与农业合作方面也均探索出了适应各自发展的模式和方法,很难一一列举。据悉,为了探讨和推广超市与现代农业合作的模式和方法,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中国零售业年度高端论坛,2008中国连锁百强•零售CEO峰会将于11月7-8日在河南郑州召开,峰会以“超市与现代农业的对接”为主题,邀请家乐福、麦德龙、武汉中百、山东家家悦等国际、国内零售巨头,共同分享他们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将邀请政府官员、知名学者、行业专家共同探讨超市与现代农业对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峰会还将邀请全国50位农业县的县长出席,与超市洽谈农业合作。与峰会同期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连锁店展览会也将聚焦农产品,力邀全国优质农产品参展,还将组织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参展。

虽然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还存在农民经济主体,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等障碍问题,但超市与现代农业的合作,促进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作用毋庸置疑,并且已经十分凸显,而且将成为未来的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方式。[pag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