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身残志坚创业路上不平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10 07:11
人浏览

  初见徐智清时,他正在青神县花园街自家的美发店里忙碌。徐智清个头不高,一张白净的脸显露出几分儒雅,言谈举止中表现出他乐观自信与风趣幽默的性格。如果不看他走路,很难觉察出来他是一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对于肢残人来说,创业很艰辛,但我享受了美丽与快乐!”这是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看得出,徐智清对自己用残疾的肢体“美了别人,也美了自己”的生活很满足。

  ◆突生大病腿脚落下残疾

  1965年,徐智清出生在青神县青竹乡一户家境贫寒的普通农家,父亲是残疾人,兄妹六人他排行老五。“记得在6岁的时候,我突发一场大病,全身瘫痪。”他回忆说,在看过眉山乐山几家医院都没有效果之后,家人决定放弃,将他抬回家“等死”。或许是他的命硬,一位江湖医生给他开了几服药,徐智清又奇迹般活了过来,“虽然腿脚落下了后遗症,但总算把命捡回来了。”他戏说道。

  腿脚落下了残疾,徐智清也曾受过别人的歧视。为了给自己争口气,不再给别人看不起,徐智清编过竹笼,磨过菜刀剪刀,无论学什么做什么,他都非常刻苦努力。到如今,这些技术他用起来仍是轻车熟路。“那时候有手艺的人吃香呀,有几门好手艺,哪怕是残疾人,别人也不会看轻你了。”徐智清显得很自豪。

  ◆身残志坚创业路上不平凡

  1983年,徐智清开始学美发。由于行动不便,他比其他学徒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刚开始的时候,师傅不愿意把全套手艺都教给我们,于是我就偷偷地学,把师傅的一招一式都记在心里,然后自己琢磨,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要领。”谈起刚学美发的情形,徐智清感慨颇多。天资聪颖再加勤奋刻苦,徐智清很快就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可是他并不就此满足。

  1985年,徐智清在县城东门开了一家美发店,店面的装修,工具的维修,全是他一个人完成。独立创业后的徐智清,既要进货、管理美发店的经营,又要当师傅,这些对正常人来说都非常艰辛的事情,徐智清一肩扛了下来。“比起很多人来,我已经非常幸运了。比起死来,我的运气好多啦!”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从未想过要放弃。

  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处都流行“盘头”,爱漂亮赶时髦的女性喜欢把头发高高挽起,用发胶固定成各种各样的花式。为了寻找灵感,盘出新颖好看的发式来,徐智清可谓费尽了心思。吃饭在想,走路在想,就连睡觉也在想。只要有新的构思创意,他就在模型上练,一段时间下来,用来练习的模型也被他“折磨”坏了好多个。更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他逛街的时候看到前面一个女孩子的发式盘的很好看,就忍不住一直跟着那个女孩子,让人家误以为他图谋不轨,差点被抓了起来。

  正式凭借这样的一股子琢磨精神,徐智清连续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美发师第三名的好成绩。

  ◆勇担责任

  为残疾人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也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和过硬的美发技术,使得“智清美发”也越来越受大家的青睐,赢得了一批老顾客。

  生意越做越红火了,可徐智清并没有就此停歇,他想到了其他残疾人。在县残联的帮助下,2002年,青神县肢残人协会成立了,徐智清任会长。协会刚成立的时候,很多肢残人会员都觉得不好意思,出现悲观、自卑的倾向,于是徐智清挨个鼓励他们,动员他们勇敢面对歧视、积极面对人生。平时,他也会关注会员的生活情况,哪个会员生病了,哪家遇到困难了,他都会去看望慰问,把温暖带给他们。

  如今,肢残人协会已经有会员40人,遍布全县每个乡镇。在每季度的联会上,徐智清都会安排致富能手和会员相互交流经验,大家也可以在会上畅所欲言,平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也是残疾人,可是他却总是无忧无虑的,我们应该多向他学习才是。”受徐智清的影响,很多会员都开始变得积极乐观起来。[page]

  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无论是健康人,或是残疾人,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从徐智清的身上,我们感悟到了残疾人那种坚忍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那种以自信自强的顽强信念,乐观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树立了令人感佩的韧性榜样,折射出人类精神的耀眼光芒;那种常怀感恩之心,为残疾人群给予无私关爱的人性之美……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