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让死案起死回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24 21:52
人浏览
如果法院只有审判而无执行,那么司法公正只能成为书面上的一句空话,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愿景也只能成为水中花,镜中月。可以说,司法公正是保障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公正的实现最终则体现在执行结果上。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苍南法院执行局的全体干警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积极奋战,取得硕果累累。走进局长办公室,就可以看到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十几块省级执行先进单位、集体三等功等荣誉牌子及当事人送上的“公正执法、为民办事”的锦旗。这不,在4月结束的浙江省法院执行工作会议上,苍南法院执行局又获得省级破解执行难优秀法院的牌子。

  撇开荣誉不谈,说起执行工作,每名干警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本账。

  夯实执行基础重在“实”

  在执行局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忙”。4月26日上午,记者在执行局看到,几乎每个办公室都有当事人进进出出,几乎每个执行干警都步履匆匆。

  在执行科科长林敏的办公室,短短的1小时内,他就接待了四批当事人,接打了11个电话,内容均涉及执行案件。林敏告诉笔者,他刚刚和另外一名干警出差回来,在过去的5天里,包括节假日在内,他们先后到湖北省钟祥市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安徽省合肥市、上海市三省四地办案,在上海的事情还没办好,就接到局里的电话,马上就要开始准备集中执行活动的工作。局长方崇林说,执行干警加班是常态,过去的一年里,执行局通过开展夜间、凌晨或双休日集中强制执行及异地执行等活动,迅速执结了一大批重点案件。在日常执行中,干警下乡基本无午休,外出基本无假日,但从无一人喊苦喊累。副局长温积余说,执行局驻龙港的工作人员中几乎每个人都有因工作劳累而住院的历史。

  正是由于全体执行干警这种实实在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2009年,全局共执结执行案件1874件,恢复执毕115件,到位标的额为5749万多元,民商事案件履行率高达85.59%。

  突破执行瓶颈重在“和”

  法律无情人有情。在执行案件过程中,除依法执行外,还要突出“以人为本”,化冷峻为温情,从情、理、法方面做好当事人的和解工作,践行和谐执行理念,化解执行难题。

  说起执行难点,几乎所有的执行干警都认为是涉农民工案件及工伤案件。以该县望里镇的工伤案件为例,副局长黄节富介绍,此类案件特点特别明显:所有望里镇涉执企业或个人均无房产产权登记,而且厂房绝大多数为非法建筑,银行账户无存款,对执行对象报司法拘留后找不到人。依正常情况,此类案件几乎件件是死案。但在执行干警的手中,件件都起死回生。贵州人王维海在望里人李祖厘、陈芝仲、彭成子合伙开办的小加工厂里打工受伤,丧失了劳动能力,法院判决3人共同赔偿王维海27万多元。执行过程中,法院穷尽执行措施,仍然无法查到可供执行财产也找不到李祖厘3人。为此,执行人员3次找到当地的政府、村两委、被执行人的家属召开协调会,最终,3名被执行人的亲友认捐8.1万元,报请政法委司法救助3万元,王维海知悉法院确已尽力执行且3名被执行人家庭实际困难而自动放弃剩余款项,此案得以顺利执结。翻开去年执毕(包括恢复执毕)的22个案件的卷宗,可以发现每个案件的执行过程都有类似的一个曲折故事。

  讲求执行效果重在“活”

  能动执行促成效。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并不是就案办案,而是灵活、能动执行,在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尽可能延伸和扩大社会效果,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双丰收。

  去年,法院受理的一起环保局申请执行的行政处罚案件,被执行人系县城铝制品市场的11家加工企业,地处居民区,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被县环保局责令停产。分管副院长带领执行法官实地调查发现,简单地执行此案将会导致这些企业倒闭,并引发大量员工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企业能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减少噪音污染,该企业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为此,多次召集附近居民代表、县环保局及加工企业主代表协商。一方面建议企业主升级技术、解决噪音超标问题;一方面同县环保局沟通,建议在企业噪音排放达标的情况下,撤回强制执行申请。同时向附近居民分析企业发展之不易及如果简单关停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取得了附近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最终促成三方同意法院提出的以改进技术保企业的和解方案。后相关企业完成了技术改造升级,并检测达标,消除了对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县环保局便撤回了强制执行申请,该案得以圆满执结。[pag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