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重庆一中院清理涉民生执行案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24 01:19
人浏览

  2月3日下午,五、六名工人从法官手里接过被拖欠工资,了结年前最大烦心事,安安心心回家过年,这一幕发生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上。当日,重庆一中院召开了“迅雷”涉民生执行行动的新闻发布会,由执行局副局长兼裁决处处长陈士文通报相关情况,并公布了一起借款纠纷又涉及工资拖欠的典型案例。

  春节将至,为有力保障民生,切实维护社会群体权益,重庆一中院根据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开展节前“迅雷”行动,统筹协调辖区两级法院对涉民生十类执行案件进行了精心梳理,建立台帐,逐案制定方案,并督促强化执行。

  “特事特办”维护工人利益

  上述场景正发生在一起被纳入“迅雷”行动、加大执行力度的案件。2014年7月,唐某与河南某公司因借款纠纷提出仲裁申请,重庆市仲裁委于2015年8月做出生效判决,但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确定的义务。因此唐某向重庆一中院申请强制执行

  该案执行法官段宇解释,虽然执行标的并不大,但涉及唐某公司工人被拖欠的工资,而年关又将至。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段宇第一时间查得被执行人在异地的银行账户内有可供执行的存款,并连夜驱车赶往该地对执行款项进行扣划。

  段宇还告诉记者,由于唐某账户已被冻结,如果将财产按照一事一办的程序打回其账户,便难以取出。因此,重庆一中院决定“特事特办”,直接将财产依照相关手续兑付给唐某公司工人,赶在春节前让他们拿到工资。

  由于执行措施及时到位,该案得以顺利执行完毕。“迅雷”行动自2015年11月开展以来,良好成效的取得,对民生的有力保障,离不开重庆一中院在执行机制、信息化建设、失信惩戒、建设指挥中心多方面的着力。

  “联动执行”,提升威慑力

  创新执行思路,首先是要在执行机制上下功夫。对此,重庆一中院采取了上下联动、内部步调一致的举措。陈士文称,2015年11月以来,重庆一中院根据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统一安排,以重点疑难复杂执行案件的办理和专项活动的开展为突破口,实现“联动执行”。

  在“外部联动”上,与多个单位建立定期召开协作会议制度,与市检察院一分院联合发文,建立打击拒执犯罪联动、协作机制,还与相关派出所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出警机制。在“区域联动”上,建立市内、外法院委托执行、协助执行机制,与深圳等法院签订协作协议,规范外地法院执行事务委托工作。

[page]

  信息化建设,集约查控

  “迅雷”,顾名思义,是指速度的“迅”和行动的“猛”。行动快速高效的开展,得益于执行信息化建设的加强,集约查控优势的发挥。陈士文介绍,最高法院“总对总”查询系统,与20多家国内商业银行进行了联网、得到了数据支持。重庆法院的“点对点”工商档案查控系统又实现了与重庆地方银行的联网。

  这有利于将被执行人财产信息查控工作纳入执行指挥中心统一办理,集中查询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财产线索,集中实施查控措施,从而大幅提升财产查控的准确性、全面性,减轻一线执行干警的办案压力。

  失信惩戒,力促主动履行

  着力民生保障,也要做到让“老赖”无处可“赖”。近些日子,在报纸、广播、网络、新闻发布会上常看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陈士文表示,这是充分利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信用评价和惩戒制度,通过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禁止被执行人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压缩被执行人出行空间,让老赖不仅“丢不起人”,而且“出不得门”。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院共将777名自然人和825家企业法人纳入失信名单,约有20%的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

  指挥中心建设,建立便捷平台

  陈士文补充,加强执行指挥中心硬件建设,使得执行平台更便捷。技术力量得以充实,确保了多人同时进行数据查询、传输、提取,满足了实时远程指挥的需求。还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确保三级法院“内部畅通”,对外实现“外部联动”。

  他表示,截至目前,通过执行指挥中心指令辖区法院控制被执行人并实施拘留2人、协助实施拘留2人、通过市高院执行指挥中心跨辖区交付拍卖标的物2次。

  据悉,自“迅雷”行动开展的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辖区两级法院共清理涉民生执行案件2219件,涉案标的9700余万,执结1162件,执行到位标的3791.76万元;通过查询平台查询案件5649件次,将2115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拘留88人,移送追刑2人,罚款31.2万元,实施搜查68次。

  (原标题:重庆一中院通报节前涉民生案件执行情况)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