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专利侵权和造假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0-03 11:38
人浏览

  社会科技水平和创作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关于知识产权问题的疑惑。这其中就有涉及到专利侵权和造假的问题。专利侵权是指侵权人在未经专利人同意的情况下盗取专利人的发明创造进行营利性的活动,而造假是指利用一些虚假的事物造成虚假的局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将跟您介绍专利侵权和造假的区别有哪些。

  一、专利侵权和造假的区别有哪些

  第一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关键在于侵权人实施了专利权人的专利。而假冒他人专利主要是指使用他人专利标记或者专利号的行为,并不涉及对专利权人专利的实施。专利侵权行为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民事权益,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专利行政机关可以应当事人的请求,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当然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专利侵权纠纷主要通过民事途径解决,专利管理机关只能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时,作出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的行政决定。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一方面直接影响了被假冒的专利权人信誉,损害了专利权人的利益,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假冒他人专利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假冒专利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构成假冒专利罪吗

  可以构成。假冒专利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条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本罪的主体通常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非专利权人,但也可以是专利权人,例如,有的行为人以自己的实用新型专利假冒他人的发明专利,以自己市场知名度或美誉度低的专利产品假冒他人知名度或美誉度高的专利产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跟您详细讲述的关于专利侵权和造假的区别有哪些的内容。专利侵权和造假的区别都是在知识产权的范畴内去进行讨论,关于他们之间适用法律上的差别也需要从我国专利法和世界先进专利法规之中去寻找。只有更好地保护专利问题上的权利,才能激发人们自主创作的热情。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