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侵犯专利罪的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26 12:21
人浏览

  他人的专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被侵犯的话,有时候会涉及到违法的问题,那么对于侵犯专利这种情况来说,怎么样才能立案呢?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侵犯专利罪的立案标准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侵犯专利罪的立案标准

  只要有证据证明有人侵权的,就可以直接起诉。专利权是专利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其中,形式要件主要有:

  1.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对于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为衡量其情节轻重的依据。

  实质要件是实质实施行为是否属于专利的保护范围。如果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属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那么该行为人就构成了专利侵权。

  

  二、侵犯外观专利侵权分类

  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间接侵权行为通常是为直接侵权行为制造条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零部件、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械设备;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者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的行为等。

  三、发明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

  1、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根据中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因此,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是法院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唯一依据。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之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有独立权利要求可以有从属权利要求。因而,中国专利法规定的侵权判定中的权利要求,是指独立权利要求,而不是从属权利要求。为了方便比较,法院通常要把独立权利要求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必要技术特征。这就需要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解释权利要求的法定文件被认为是专利说明书及附图。此外,专利文档等也被认为是解释权利要求的重要参考文件。

  2、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技术特征。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侵犯专利罪的立案标准的相关知识,相关的行政处罚是相应的立案标准的,只有达到立案标准才能立案。大家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相关栏目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大家做出专业的解答来供大家参考。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