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牛塘化工在美胜诉 打赢跨国专利官司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8 20:41
人浏览
  “按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程序,常州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在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中,没有发现触犯337条款……”24日上午,该公司总经理王方大,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难抑心中喜悦——美国当地时间22日下午4时,ITC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通告,经由ITC行政法官初裁,历经18个月,备受全球业界关注的英国泰来诉牛塘化工知识产权侵权案,终以中方胜诉落幕。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也成为我市目前首例在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中胜诉企业。   诉讼突发而至   2007年4月6日,总部设在英国,生产基地建于美国的泰来公司,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提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26家生产和代理三氯蔗糖的企业,启动该法第337节规定的调查程序(简称337调查),称上述公司的生产工艺侵犯了该公司知识产权——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列该名单榜首。   “收到从美国发来的这封电子邮件,我一下子就懵了,经营了40多年企业,从来没碰到过这种事。”王方大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   面对高达2000余万元的律师聘请费,以及在毫无把握胜诉的形势下,冷静下来的王方大果断决定积极应诉,“如果不应诉就等于承认了对方的指控,企业不仅将丢掉刚刚打开的美国市场,还会面临高额索赔,把牛塘化工40年创下的家业全赔进去都不够”。   缘起三氯蔗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三氯蔗糖是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迄今为止,全球公认的最安全、最健康、无热量、无脂肪甜味剂,不但口感好,甜度高,而且不会使人发胖,对肥胖症、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病患者都是一个福音。在欧美国家已成为家庭常备食品,还广泛用于冰琪淋、饮料、饼干等食品,也可作菜肴调味品使用。目前,全球市场年需求量为46亿元人民币,且以每年20%的速度猛增。   2002年,牛塘化工厂副总经理蔡亚博士组成6人攻关小组,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历经百余次艰辛试验,耗资1000余万元,于2004年初自主研发成功国产三氯蔗糖。2005年向美国市场出口6吨,2006年出口量增至20余吨。由于牛塘化工厂的介入,三氯蔗糖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也由此前泰来公司垄断时的每公斤300-400美元,降至目前的每公斤150-160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当中国企业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并进入这一市场后,泰来公司就不再占据寡头优势,与成为这一领域领导者的目标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为在美国市场抵挡中国企业的蚕食,保住固有市场份额,申请337调查就不足为奇了。   牛塘化工胜诉   参与此次调查全过程的蔡亚博士介绍,按照ITC的规定,从2007年4月起,公司用三个月时间精心准备相关应诉资料,当年9月10日,蔡亚及中方聘请的律师、专家飞赴华盛顿,接受对方公司聘请的律师三天近24小时的询问。当年10月10日,对方公司的律师、专家及摄像师等6人来到牛塘化工厂进行实地调查。“他们调查得非常详细,甚至连墙上和地下的灰尘也不放过,希望能找到一些什么‘证据’,但我们根本不担心,因为我们的工艺与泰来的工艺有着本质的区别。”蔡亚说,三天调查结束后,对方律师和专家不仅对牛塘化工厂的积极配合表示满意,同时对其独创的生产工艺竖起大拇指。   今年2月春节刚过,蔡亚与聘请的有关律师和专家再次飞赴华盛顿参加ITC的庭审。“长这么大,第一次进法庭,而且就进了美国的法庭,但我一点也不紧张,因为事实会证明一切。”蔡亚说,这次庭审一共持续了两天,他连续一个半小时回答了对方律师及法官的提问。2月29日应诉过程全部结束。   美国当地时间22日下午,ITC在官方网站如期发布公告,并通过企业聘请的美国律师转来初裁结果。   牛塘化工胜诉   世界各著名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对该事件进行报道。英国BBC以《泰来公司输掉了甜味齐官司》为题,指出,泰来将面对来自中国的新竞争。   《纽约时报》在显著版面报道,“泰来公司失去了针对中国制造商的官司,对企业未来发展影响巨大”。     当天,泰来公司股票应声下跌12%。   颠覆市场格局   悬在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坐在记者对面,王方大直了直腰板:“春天来了,希望就在眼前。”他向记者透露,受这场长达18个月的诉讼影响,2007年,企业出口美国市场的三氯蔗糖量下降到了15吨。“但这绝对不会影响牛塘化工加快发展的脚步。”王方大透露,诉讼期间,牛塘化工继续加快有效投入,今年11月份,一条总投资4500万元,年产250吨的三氯蔗糖新生产线将竣工投产,到2009年可新增销售2亿元,企业总销售可望达到9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按照牛塘化工的规划,今年对美国市场出口达50吨,明年跃升至200吨,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居亚洲第一位,未来数年后,全球三氯蔗糖市场格局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   这位人士同时指出,此次调查结果将对其他企业起到积极示范作用。若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屡屡受制于337调查,一旦蔓延到主要出口市场,将会对依赖出口的整个产业造成重大打击。因此,民营企业在涉外官司中不能采取消极办法,而要善于运用国际惯例和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权益不受侵害。   【相关链接】   美国“337调查”程序是指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条规定的行政调查程序。该程序通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来运作施行。如果权利人认为某一货物的进口侵犯了它在美国的知识产权,就可以在ITC提起申请,要求ITC对该种进口商品发起“337调查”程序。调查结束后,一旦作出肯定终裁,ITC将根据申请方要求对被告公司发布永久性排除令或永久性禁止令,阻止涉案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并停止在美国市场上的所有销售、市场推广等行为。(记者 姜玉涛)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
公司法 深圳律师 重庆律师 昌平区律师 海淀区律师 南宁律师 债权债务 法律内容 法律列表 法律资讯
专利转让 授权书样本 申请专利需要多少钱 申请专利的条件 专利技术 专利申请流程 专利法实施细则 外观专利侵权 外观专利申请 如何申请专利 专利权 个人专利 专利申请 专利保护 专利侵权 外观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诉讼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