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防行业专利技术管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03 17:19
人浏览


??当前,国防行业同样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西方国家在国防专利部署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在潜艇、导弹等重点领域有哪些最新专利技术?美国军队的自动化作战系统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 这些问题将在文中求得答案。

??概 述

??在国务院确立的20多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项目中,行业性的研究项目仅3个。国防行业知识产权战略是其中之一。这表明,国家领导非常重视国防企业的知识产权事业。我国国防企业需要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尤其专利工作的主要原因有:大批军用技术会向民用转化,没有专利,不利于企业抢占民用市场。专利也是企业竞争军研项目和采购订单的有力武器;国外当事人,甚至国内私营企业和个人部署了很多军用技术专利,有些外国单位甚至把我国早发明但长期处于保密状态的卫星定位、火箭捆绑发射等技术申请了专利。国内私营企业则在防弹、装甲、信息安全等领域部署了大量专利,而且纷纷成功竞标高科技军品配套项目。这对垄断性军工科研、生产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检索、分析专利文献能为人们快速提供大量免费技术资讯。美国很多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每周都有十几个小时检索和阅读专利文献。如果想融入世界市场,用高新技术兵器强国富民,我国国防企业也要引进国外的专利工作模式。

??国外经验

??从国外经验看,西方军火巨头大都非常注意专利部署。从类型上看,它们的国防技术专利主要包括保密专利、普通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从部署阶段看,很多专利在预研、项目申报阶段就申请了,但是相关产品后来可能未必真正投入研发、制造。有些专利则是在设计完成、制造完成,甚至军事部署就绪之后才申请的。各类情况在西方国家都很常见。因此,仅仅检索军品出现、部署前的文献,人们未必能找准、找全相关专利文献。

??从地区看,美国企业最重视专利部署,有些武器技术甚至申请了国外专利。美国十大国防企业大部分是上市公司,而且相当多的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它们大都军民结合,约8%至40%的销售收入来自民用产业。这些公司部署的全球专利都数以千计,有的数以万计。例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纽约股市上市公司,全球财富50强之一。它在全球56个国家设置了上千家机构,雇佣员工超过13万。该公司2004年的销售收入为355亿美元,订单总额超过740亿美元。它的年销售额中,美国国防和情报服务市场、政府和家庭民用安保市场、国际市场、国内商业市场分别占58%、22%、17%、3%。它主要生产导弹、轰炸机、隐形战斗机、运输机、电子战武器、夜视系统等。它的许多武器系统都非常畅销。该公司及其关系企业拥有的专利、专利申请、专有技术等数以万计。尽管有大量知识产权,该公司曾经被MIT控告专利侵权。还曾卷入与波音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它自己也组织、发起了一些知识产权维权行动,例如,控告多家侵权人,把EP-3白羊座II型电子侦察机的专利和专有技术许可给日本川崎重工,由后者为日本海军制造侦察机。值得注意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在玩具、互联网搜索引擎等非军事领域有积极的专利部署活动。
总体上看,西方大量武器系统都申请了专利。例如,著名的鹰眼预警机已经大量装备西方航母战斗群。第5986611号美国授权专利保护其可控圆盘天线。D332080号美国授权专利则保护YF-23A黑寡妇II战斗机的外观设计。第5250950号美国授权专利保护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此外,USD503961、USD437284、US5191162等文献分别保护导弹、军用飞机、导弹艇等。US4019699、USD388392、US5?250?950、D388392、D417639、D504654、D475340、D471854、D377333、D356990等专利文献也用于保护军工发明。

??美国重点领域的最新专利技术

??(一)潜艇

??潜艇是我国优先发展的高技术兵器,对促进两岸统一、维护海洋主权有重大作用。美国近期新公开的相关专利文献很多,值得我国企业检索和借鉴。例如,美国20030127558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能够探测和反击激光威胁的水下运动装置,它不但能反击空中、水面、水下激光侦测与定位,而且能躲避、反击激光制导武器的攻击。用激光识别水下物体是公知的军事技术。随着这种技术的推广,潜艇经常受到安装有激光探测与定位系统的其他水下平台的威胁。空中侦察平台也在大量使用激光设备探测和定位水下武器。水下武器,例如潜艇、鱼雷、无人水下运动装置也常常安装激光探测和定位装置。然而,传统潜艇无法检测激光的水下辐射,无法抵御来自反潜水面舰艇和空中反潜机的激光侦测与定位。传统潜艇躲避鱼雷攻击的方式主要是使用伪装、雷达干扰、诱骗等声纳反击武器,一般无法反击激光威胁或者激光制导武器的威胁。该发明在水下运动装置表面设立了激光探测器或者相关设备。探测器由激光预警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控制。水下运动装置表面还安装有攻击规避装置。针对激光侦测和激光制导武器的攻击,该水下运动装置能自动预警、躲避和反击。

??美国20020092949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反潜武器系统。此前,有人、无人两栖飞机已经属于公知技术。这种飞机有一个用于水上起飞和降落的翼梢浮筒结构,还有一个尽可能远离水面的翼上发动机结构。侦测、定位水下武器系统的声纳技术也已经进入公知领域。该发明把上述公知技术结合在一起,设计了新的武器系统:用于部署声纳浮标的无人两栖武装飞机。它能建立大片侦测区域,然后落在水面上,自动监测声纳浮标读取的数据。如果敌方武器被发现,它能自动发射武器予以歼灭。

??此外,美国20030039172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潜艇定位方法。美国20020166492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潜艇战略物资,例如武器、传感器、通讯设备的战场补给系统。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水下战斗装置事先部署在战略位置,或者从水面或者空中平台发射出去。该装置携带全部战略给养,并且能连接到潜艇上,与潜艇形成一体,然后向后者补给物资。美国20030053373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声学成像检测系统。它能对水下物体进行快速的三维成像。美国20050230535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可以在海上发射、漂浮、回收,并可沉入水中的无人飞机。沉入水下的潜艇可以发射这种飞机。水面的舰船或者空中的飞机也可以向水中投射这种飞机。潜艇或者水面舰艇可以回收这种飞机,并使之执行其他任务。

??(二)导弹

??我国导弹技术居世界前列,但是尚未经受大规模的实战考验。在频繁的对外作战中,美国陆续开发了最新的导弹技术。例如,美国20060049299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激光制导导弹系统。美国20060049300号专利公开文献也涉及一种激光制导导弹。其技术内容是:在远离导弹的位置设置可调制激光光源,该光源指向导弹。导弹弹体后部、前部的两组传感器分别捕捉激光的散射波,两组传感器与导弹纵向轴心成一定的倾角。传感器感受的信号可以传输给导弹内置的电子操作仪。通过分析后部、前部传感器对同一激光束的散射波数值,电子操作仪可以测定信号的相位移动。通过相位移动数据,操作仪可以精确测定导弹和激光束之间的距离,并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

??此外,据美国FBI估计,自1989年以来,超过5万只肩抗发射的导弹已经被卖到第三世界国家。从1978年到1998年,全球已经有29架民用飞机被这种导弹击落。从2003年10月开始的3个月中,伊拉克游击队用这种导弹至少击落了12架飞机,其中包括小型的武装直升机和大型的客货飞机。全球数万只肩抗式导弹中,前苏联的SA-7地对空导弹较为流行。它可以飞1.2万英尺高,2英里远。它有热辐射跟踪系统和1.6英寸的弹头。这种武器在巴基斯坦、朝鲜、古巴等国家都有仿制品,而且仿制品已经传播到56个国家。这些导弹对军、民航空安全都造成了巨大威胁。不过,目前,美国军队已经有一些对空导弹的预警和防范系统。但是,民用飞行器一直缺乏防卫对空导弹袭击的预警系统。一些发明人在这个领域做了很多探索。例如,第5600434号美国授权专利涉及一种用激光干扰导弹寻靶探测器来防范导弹攻击的设备。此外,第5361069、6369885、6137436、5560567、5424744号等美国授权专利也在相关领域有所创见,但是,一直没有一种技术方案能够为民用飞行器提供便宜、可用的反导预警和应急系统。美国20060000348号专利公开文献解决了这个难题。它涉及一种导弹拦截技术。当卫星发现已经发射的导弹后,反导弹火箭立即发射并在预订轨道上予以拦截。由于价格便宜,它适合军队和民间大量装备。

??美国20050262993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导弹发射器的瞄准系统。它跟踪前次发射的轨迹、落点,并把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用于修正下一次发射的数据,使后续发射更加精确。20050253017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雷达制导导弹。20050211827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高速导弹机翼及相关方法。20030172832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反导导弹。20050275582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车载式对空弹道武器威胁的监测系统和方法。20060011055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电磁导弹发射器。20020035958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导弹支撑排列技术。20060050929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快速移动的子弹、炮弹、导弹等的视觉轨迹显示技术。20040041058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带气动控制阀的装置,尤其导弹。

??在各种导弹技术中,巡航导弹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科技兵器之一。其成本低、射程远、速度快,精度、隐蔽性、飞行轨迹的自由度都很高,突袭能力和对敌威慑力极强,适合潜艇、飞机、车辆等多种发射平台,能够攻击任意的静止和运动目标。这种兵器已经接受实战考验,其效果奇佳。在马岛战役中,阿根廷用一枚空射巡航导弹击沉了一艘英国导弹驱逐舰。在两次海湾战争中,美国从本土和航母发射的数百枚战斧巡航导弹迅速摧毁了伊拉克的战争意志。因此,我国要加强自主创新,在巡航导弹领域开发出我国的杀手锏武器,并大量部署一线部队。

??巡航导弹技术大部分可以军民两用,主要涉及垂直发射、潜射、飞行控制、地形匹配、GPS、景象匹配、红外末制导、多模复合制导、数据链及领弹、等离子隐身、发射监视、导弹干扰与防御、激光或者粒子拦截、外观设计等技术领域。在上述很多技术领域,国外都存在不少巡航导弹专利文献。我们要在消化、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

??(三)自动协同技术

??建设信息化部队已经成为我国军队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不过,我国的自动化兵器、自动化武器集成系统都很落后。相比之下,美国军队的自动化作战系统已经相当发达。但是,随着无人驾驶战斗机、无人驾驶侦察机、机器人、远程导弹等自动化武器的大量使用,美国军队需要高带宽的卫星通讯来建设跨武器平台的智能、互动、实时、自组织的数据链控制系统,从而避免误伤,提高作战精度和效率。例如,在导弹集群攻击中,一个导弹已经摧毁目标,尾随导弹应当自动转向其他目标;如未摧毁,则后续导弹继续予以攻击。由数据链控制的巡航导弹攻击群就是在追求这些自动协同功能。

??美国军队已经开发了无人驾驶的空中、地面、水下自动武器系统。其中,无人飞机是最常用的自动武器系统。实战中最著名的无人飞机是掠食者和全球鹰。过去的战役中,美国飞行员往往通过卫星视频通讯控制这些无人飞机,取得了很好的战斗效果。然而,这离“群”的自动作战控制阶段还有很大的差距。伯克立大学的无人飞机项目已经产生了能够自动升降、万向飞行的无人小型直升机,但是离“群”的自动控制还有很大差距。有很多政府和私人科研项目在尝试不同的“群”自动控制方法。例如,美国空军已经开发了由四架无人机组成的“群”自动控制系统。例如,一架飞机被击落,其程序代码,包括目标信息等自动转入其他飞机,后者将继续完成相关任务。又如,美国6467388 B1号授权专利公开了一种集群火炮的自动控制系统,用于防御和攻击弹道导弹。此外,有很多大学和公司也在应用人工智能理论开发集群机器人系统。美国20040030449号专利公开文献就是人们开发复杂、综合、自动的集群武器系统的成就之一。它涉及一种蜂群式无人水下运动攻击系统。通过引导单元维持的数据链,大量无人水下运动装置相互通讯,彼此协同,共同攻击特定目标。该技术适合开发智能化的蜂群式潜艇、鱼雷、水雷等。其攻击效率、精度更高。一个无人攻击群就是一只有头有脑的军队。

??此外,20040030448号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管理移动机器人网络外部计算和传感资源的系统、方法、设备,可用于建设蜂群式自动武器系统。20050183569号专利公开文献也涉及一种集群式自动武器系统。每个系统包含多个移动机器人平台,以及多个平台群组。每个群组包含一个领头机器人平台,以及一些成员机器人平台。武器系统包含一些中央控制系统和控制反馈系统等,可以让大量武器自动协同作战。在战场上,这个武器系统就是一只无人军队。

??结 论

??国外军工企业就绝大部分飞行器发明,如导弹、战斗机、隐形轰炸机、预警机、侦察机部署了外观设计等下游技术专利。但是,在中上游技术上,它们并不仅仅采用商业秘密、保密专利等保护手段,而是公开了大量的发明专利文献。这种知识产权策略可能未必完全适合我国的情况。但是,这给我们参考国外专利文献提供了机遇。

??其次,西方发达国家的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主要是民营企业,其专利部署的自觉性很强。为了提高我国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效率,我国也要适当开展一些民营化工作,争取用股权激发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