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佳能败诉SED技术专利诉讼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11 15:32
人浏览
  美国联邦地方法院2月23日就佳能与美国Nano-Proprietary公司有关SED专利的诉讼作出判决:佳能败诉。   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地区联邦地方法院Samuel Sparks法官认为,佳能违反了1999年与Nano-Proprietary签署的专利授权合同。   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Nano-Proprietary是一家小规模的应用纳米技术公司,从事纳米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商业化活动。   1999年,Nano-Proprietary公司与佳能缔结了有关专利授权合同,Nano-Proprietary向佳能提供可在图像和显示领域应用的碳纳米管专利技术,但合同规定该授权仅限于佳能和其子公司。   2005年4月,Nano-Proprietary公司向得克萨斯州西部地区初审法院提起诉讼,称佳能违反了双方的协议。   为了进入SED电视领域,佳能与东芝合资成立了“SED Ltd”公司,并将Nano-Proprietary的专利技术转移到了不属于授权范围内的东芝公司。   这一判决使东芝与佳能的SED电视开发计划陷入了混乱状态。   早在2004年9月14日,佳能与东芝在东京同时对外宣布,双方将共同投资生产业界期待已久的新一代大屏幕平面显示器SED,并于当年10月在日本合资设立了“SED株式会社”。   2004年9月14日,在佳能和东芝共同在东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双方首次展示了他们共同研制的36英寸SED电视样机。   2006年9月,日本佳能公司董事长御手洗富士夫向外界透露,佳能与东芝共同研发的SED电视量产生产线开始建设。生产线设在东芝兵库县的姬路工厂,两家公司计划初期投资1800亿日元(当时约合15.6亿美元)。   2006年10月,在第七届日本高新技术博览会上,佳能与东芝推出的55英寸全高清(1920×1080)SED样机闪亮登场,令人刮目相看。   人们对SED何时能实现量产化以及何时能面市抱有极大的兴趣。在今年1月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人们却没能看到风头正劲的SED的身影。   今年1月,东芝将其与佳能共同出资设立的SED株式会社的全部股份卖给了佳能。   但后来美国法院认为,佳能是在明知侵权一年半之后才采取了这一对应措施,因此站在了Nano-Proprietary一方。   这几个星期以来,佳能和Nano-Proprietary为解决诉讼问题一直在反复交涉。有人认为,两家公司可能会再缔结一个新的合同。   据了解此次诉讼内情的人士透露,目前还未确定佳能将支付的赔偿金额。另外,在接受这一判决后,如佳能今后仍将继续SED的制造,还需签订新的合同。   ■相关链接   关于SED   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显示器)属于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场致发射显示器)的一种,是一种全新显示方式的薄型显示器。   它的发光原理与CRT阴极射线管(显像管)相同,都是在真空状态下利用电场的阴极发射电子,使电子撞击涂敷在显示屏内面的荧光物质发光。但在结构上,SED与CRT不同,显像管是用一支或一组电子枪从距荧光面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的位置发射电子,通过扫描方式生成一副完整的画面。而SED是将电子枪微型化,这种呈格子状排列在玻璃基板上的微型电子枪(电子源)的数量与其相向配置在另一块玻璃基板荧光面上的像素数量相同,两者之间仅相距数毫米,微型电子枪(电子源)发射电子,撞击像素点上的荧光物质,从而获得不同的图像与色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