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推动自主创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12 04:07
人浏览
今年六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并着手付诸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旨在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自主创新,以形成更多的本土知识产权并从中受益,促进经济增长。

  伴随着改革开放,知识产权制度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建立,并逐步发展。近年来,由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产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专利为例,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逾24万件,超过欧洲,位列美国、日本之后居世界第三。中国还是当年专利PCT国际申请体系的第九大使用国。知识产权诉讼也在不断增多。2007年全国地方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近1.8万件,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逾120件。这些数字充分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体系的活力。

  然而,一些迹象令人忧虑。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一直大幅度增长,但在医药、生物、信息、材料、能源、环境等关键技术领域却少有建树。例如,以专利申请量衡量,印度现在仅相当于我国1997年的水平,但印度在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却领先于我国。在海外专利方面,以我国在美国的授权专利来说,虽然近年来授权量持续增长,较印度、俄罗斯等亦胜一筹,但仍远远低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的水平。2007年,我国在美国的授权专利仅相当于日本的2.3%,德国的8.5%和韩国的12.3%。

  推出知识产权战略,意在改变这些状况。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完善是战略实施的首要重点。目前,专利法正在进行第三次修订,修正案草案已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预计将于2008年底或2009年初通过。如果通过,将给现行专利体系带来重大变化。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专门法律及有关法规也在修订完善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已正式实施的《反垄断法》适用于“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考虑到我国企业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许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该条款对于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维护竞争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不过,由于条文较为原则和笼统,具体如何解释和适用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我国已在财政、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扶持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对此予以强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能够享受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政府采购将优先考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知识产权指标还将被用于评价重大科技项目,考核中央企业绩效。相关政

[1] [2] 下一页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