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政府“施法”诚信回归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9-03 12:42
人浏览

  图为白沟箱包交易城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正在为两个商户进行调解。

  图为白沟镇政府工作人员会同工商人员对白沟箱包城的商品进行检查。

  图为箱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白沟箱包城的商品进行抽样检验。

  文/图本报记者 王建军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以人造革自行车座套起家的河北省保定市白沟镇箱包市场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刚刚接触到商品经济的白沟人先行一步,大大小小的手工箱包作坊遍地开花,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随之而来的是假冒伪劣盛行;警具、黄色音像制品等大模大样摆上了柜台;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1993年,白沟的这些问题在本报曝光,白沟信誉跌至谷底,几近闭市。

  从2002年开始,当地政府痛定思痛,着手整顿市场秩序,加强诚信体系和思想道德建设,“扬善、律己、疏导、法制”四措并举;出台一系列政府规定,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设立投诉台,鼓励群众举报。凡发现失信行为,一律严惩不贷。如今的白沟,已与温州、义乌齐名,并享有“中国箱包之都”的美誉,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市场交易额完成258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商品交易市场第18位。近年来,白沟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被中央文明办命名为“全国文明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命名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