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人信用 你的第二张“身份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31 19:56
人浏览
作为一名消费者,您也可能尝试过去银行为自己买房、买车贷款,但一系列的手续如质押、抵押和担保等等,让您备感麻烦,您甚至可能遭到银行的拒绝。

而不久的将来,如果你信用良好,不用担保、不用质押,单凭信用就能贷款了。相反,如果你信用状况恶劣,将被银行拒之于门外。

今天,上海资信公司正式挂牌。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届时,上海118万个人信用卡持有者和68万与银行有借贷关系的市民将会多出一张新的“身份证”——信用记录。这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中国个人信用制度开始起步。

个人信用无法界定 个人信贷用者寥寥

在世界范围内,个人信用制度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在金融体系相对健全的发达国家,企业、银行可以通过付费查询的方式,从中介机构了解到公民的信用状况,从而决定是否与其发生经济关系。

在我国,个人信用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制度。由于对个人资信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银行有大量闲置资金却不敢轻易贷给个人,申请个人贷款手续烦琐复杂,个人支票业务推出后却很少有商家愿意接受,信用卡恶意透支现象严重。这表明,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已迫在眉睫。

以个人信贷为例。近两年,各家商业银行不仅开办了个人住房、汽车消费贷款,还纷纷推出了耐用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旅游贷款、结婚贷款、装修贷款等新品种,并在贷款期限和利率等诸多方面作了进一步利于消费者的调整。但至今,个人消费信贷“叫好不叫座”,享用者寥寥。

究其原因,没有界定个人信用的方法和途径,使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给个人时,心中总是不踏实。于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存单质押、房产抵押才是真正的个人信用。信用问题已经成了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过程中的一个“瓶颈”。

而在信用制度良好的国家,个人贷款已成为信贷客户的主体,个人消费信贷因回报率高于企业贷款,回收期又短于企业贷款,已占银行总贷款额的30%甚至更多。而在中国内地,这个比例是2%~3%,上海略高,为10%。但这部分个人贷款主要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抵押贷款等银行认为“风险很小”的业务,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信用贷款少得可怜。

如果建立了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商家、政府部门的各项鼓励消费的政策就会在个人信用良好的居民中加以落实,从而拉动内需,启动消费市场。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还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个人资产业务和个人中间业务的开展。同时,可极大地促进个人有形及无形资产的评估,个人入股、自然人担保、个人参与股份制企业的资产重组等活动,提高居民投资收益。
个人信用魅力无穷 早立信方能早受益

今年4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储蓄实名制。这可以看作是个人信用的制度建立进程中的一个亮点,因为如果没有实名制也就没有基本的个人信用。

信用在西方一些国家堪称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通行证”。比如在美国,每个有经济活动的人都有一个社会保障号码,人们申请工作、领取工资、租房、赋税等方面都要出示和登记这个号码。每个人都有一个账户,户主的每一笔收入、纳税、借贷、还款的情况都会被记录在案。国家设置专门机构用电脑统一联网,每个人的信用记录可以在任何一家银行查到,其个人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得到贷款和分期付款,还会影响到退休保障。因此,大多数人十分珍惜自己的信用,尽力避免被打入“另册”或被列上“黑名单”。 [page]

所谓信用必须是“实践成约”,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重要前提是必须有个人的信用历史。在西方国家,消费者总是愿意承担信用风险而举债消费,以积累自己的信用记录。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借过钱,当然也就没有能否按期还款的记录,从而也就无法建立自己的信用史。因此许多人即使有足够的钱也要贷款消费,而且是尽量早贷款消费,以尽早开始建立自己的信用记录。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