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广东东莞“科技东莞”深入推进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5-14 05:22
人浏览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东莞市“科技东莞”工程继续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东莞市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影响力和辐射力都得到较大提升,为全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省委政研室还专门总结推广了我东莞市科技创新的做法,东莞日报以“科技东莞工程巡礼”专栏宣传科技创新成效,东莞市科技局先后被评为全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先进单位、“上东莞市培育”先进单位以及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双打行动”先进集体。回顾2011的科技创新工作,东莞市科技局主要在八个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高新技术产业 新增12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一年来,东莞市科技局坚持把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抓手。全年新增12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63家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分别达到415家和871家,并且新增4家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百强企业以及184家东莞市民营科技企业、108家专利培育企业和45家专利试点企业等,科技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590亿元,同比增长28%。特别是积极制定落实《东莞LED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大力支持LED关键技术研发和LED产品示范应用,加快发展LED产业,预计全年产业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0%。

  一年来,东莞市科技局坚持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组织前往香港、深圳以及“长三角”部分城东莞市调研学习,积极探索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东莞市已建公共创新平台的新机制新途径。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和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分别首次获得省创新科研团队项目立项,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正式揭牌并启动了电动汽车应用示范工程等。另一方面,成功推动中国科学院在莞组建了云计算技术产业创新与育成中心,使我东莞市公共创新平台达到11家,并积极推动广东工业大学在莞筹建华南设计创新园,推动北京大学在莞筹建光电研究院等。此外,成功组建了东莞龙昌智能玩具技术研究院,使全东莞市行业技术平台总数达12家;制定出台了《东莞东莞市专业镇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扶持方案》,加大专业镇发展力度,新增桥头、东坑、道滘3个镇为广东省专业镇,使我东莞市专业镇总数达18个,并新增了1个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

  科研项目 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经费增60%

  一年来,东莞市科技局先后组织召开多场科技项目申报说明会,并开展“百家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等活动,积极动员和指导企业、科研单位申报科研项目。一方面,引导企业承担上级科技计划项目,共获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270个和3.28亿元科研经费,承担经费比去年增长60%,其中获国家创新基金立项39项,居全省地级东莞市首位;获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12个,为历年最多。另一方面,调整东莞市级科技项目资助方向,集中资源,加大对核心技术攻关等项目的支持,共立项568个,资助2.58亿元,其中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东莞专项和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立项9个,均属高端电子信息、LED、太阳能光伏和电动汽车等重点新兴产业领域,平均每项资助超1000万元。通过承担和实施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研发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预计全东莞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将分别达23600件和19600件,继续位居全省前三;获得省科技奖13项,位列全省地级东莞市首位;并新增省企业工程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4家及13家东莞市企业工程中心和8家东莞市重点实验室。

  一年来,东莞市科技局坚持把开展科技交流合作作为引进和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积极提升产学研对接活动层次。先后组织5批共200多家科技企业前往香港、上海等地高校开展产学研对接,达成120多项合作意向,特别是实现首次开展境外产学研对接活动,并首次组织企业走进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家本土院校开展对接。同时,还推动以产学研合作形式组建了“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纳米材料及应用技术产学研创新联盟”等。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了2011年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暨高层次人才交流会,首次把人才项目对接活动引入合作周,开展科技与人才专题展、人才与项目洽谈等专题活动,签订了近40项重点合作项目,特别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国家和省东莞市领导出席本届合作周,使本届合作周成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届。此外,东莞市科技局组织举办了俄罗斯等3场国际科技项目推介会,并组织2批企业和机构前往欧洲开展精密机械、工业设计等领域的技术交流,还举办了13场创新论坛等。在交流合作中有效推动了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东莞,我东莞市共承担80项省部(院)产学研结合项目,新增科技特派员107名,特别是有6个团队入选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居全省第二,仅次于广州东莞市。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24%和60%

  一年来,东莞市科技局加快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始终把做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与保护等各项工作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台了《2011-2012年东莞东莞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作方案》;启动实施“专利双提升”行动计划,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幅分别达24%和60%,且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比例达16.5%,是2006年的3倍,专利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强保护力度,首次实现专利行政独立执法,查处21宗专利案件,进驻7个展会开展维权,还牵头开展了“双打”专项行动、打击“黑代理”、“正版正货承诺” 等活动。特别是东莞市科技局进一步完善专利服务体系,新引进3家专利代理机构;成功组建中国(东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以家具行业为切入点建立了我东莞市首个行业专利信息平台;此外,进一步完善了全东莞市专利信息检索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准确的专利信息检索服务等。

  区域科技协调:区域科技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年来,东莞市科技局注重引导和发挥镇街科技部门的作用,上下联动,有效推进了全东莞市镇街科技创新协调发展。东莞市科技部门积极深入镇街开展调研,加强与镇街科技部门的联系互动,并组织召开了6场科技工作镇街分片座谈会,指导各片区发挥各自优势推进科技与产业、科技与企业的结合,引导镇街进一步加强科技机构建设和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各镇街扎实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措施得力、亮点纷呈,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格局。 [page]

  今年东莞市科技局被列为全东莞市开展“行政三公开”的6个试点单位之一,2011年,东莞市科技局按照东莞市委东莞市政府和东莞市纪委统一部署,扎实抓好各项试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东莞市科技局聘请了东莞市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科技企业负责人等担任义务监督员;清理和规范了现有的76项科技和专利业务,并编制完善了《科技局行政权力目录和流程图》;制定实行了《科技局提升科室工作效能实施方案》、《规范专利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办法》(试行),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特别是东莞市科技局首次实行局长办公会议对公众和媒体公开,让企业和东莞市民直接了解科技部门行政决策和相关科技项目立项程序;并举办了以“认知科技感受科学”为主题的“行政三公开”主题开放日活动,让社会更好地认知科技部门以及科技工作和业务办理流程等,切实提高了工作透明度。(李文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