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江苏常州高新区科技工作今年主抓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5-02 03:11
人浏览
  江苏常州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戴源最近强调指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开启二次创业的良好机遇。我们将以此作为常州高新区今年50项重点工程之首,全面启动建设。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为落实上述目标,区科技局今年将着重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它们是:全面启动专题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国家创新型经济示范区;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发展纲要实施,打造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提升区;全面构建国际标准的科技孵化器发展体系,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全面整合优质社会化科技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服务集聚区。

  牵头组织做好创意、光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四大专业园区发展规划,是全面启动专题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国家创新型经济示范区的第一步。为此,将组织实施重点工业科技项目100项,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率25%,从而在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1%。其中将重点推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骨干企业项目,争取上级科技资金1亿元以上。积极引导创意行业的常州金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基于3D流技术与嵌入式可逆复用技术的全流程网络游戏引擎”、光伏行业的佳讯光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逆变器” 等申报省科技支撑项目,促进同泰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兽用狂犬疫苗”、黄海客车的“纯电动12m客车的研发与产业化”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壮大千红生化、华润包装等一批在核心技术及重大产品自主创新方面进入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行列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长吉生物、冷源动力等一批快速发展和竞争优势明显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同时要围绕四大产业园区建设,做强做大80家创新型骨干企业,全力支持、推动千红、康辉等规模企业上市。继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申报工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市创新型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品40个。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好技术开发费用加计抵扣、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等政策,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发展纲要实施,打造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提升区,是第二项重点工作。要围绕创意、光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等重点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并组织实施《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全面提升我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力争实现全区全年申请专利26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15%,专利转化率达到70%。为达此目标,要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乡镇入手,培育10家以上年申请量在50件以上的专利大户。在不同产业领域尤其是创意、光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等重点产业,开展对创意产业方面的软权著作权,生物医药产业的原料药和中间体的新产品、新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产权战略性研究。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培育西夏墅、三井等3家以上年专利申请超300件的乡镇。

  支持以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重点、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导向、面向海外留学生等科技人员创业的专业孵化器的建设,是该局2010年要抓好的第三项重点工作。2010年全区将新增孵化面积20万平方米;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10名。为此将围绕重点产业,以特色产业基地、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业载体为依托,集中资源优势,重点服务宏微科技、集晟电子等30家孵化企业,促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在实施中,将强化投融资对接,筹建区级孵化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30余家创业企业采取融资、担保和仪器设备租赁等方式与投资机构合作,完善创业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吸引海内外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来孵化器创新创业。全年引进和使用创投资金7000万元,孵化企业专利申请量达1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30%。

  第四项重点工作是,全面整合优质社会化科技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服务集聚区。全方位推进产学研合作。以“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合作联动、产业化目标”为原则,实施3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与5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新的联系点,新建10家以上院士工作站等主要借用外智的研发机构。签约80项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国际合作项目20个。大力拓展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结合高企协会活动,为联盟内现有入驻13家企业和签约的80余家企业家提供区内广阔的中介市场。针对四大重点产业,力争引进技术转移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超120家。力争为区内200家以上企业提供500项科技中介服务。围绕区内重点产业,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建立1~2个产业技术联盟,建立官产学研金混合发展模式。集聚国内外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鼓励形成以重大项目的引进消化吸收、技术跨越式发展为目的的产业技术联盟和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际垄断的产业标准为目的的产业技术联盟,为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服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