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科技创新为粮食增产丰收“保驾护航”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5-02 19:06
人浏览
  记者15日从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获悉,2004年启动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2010)重大项目,经过6年的努力,该项目在丰产配套技术、超高产产量创新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粮食增产丰收“保驾护航”。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2010)是2004年按照国务院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部署,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12个粮食主产区人民政府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集成创新的三大作物丰产配套技术有效支撑了大面积丰产丰收。在三大平原中,将单项技术进行优化集成,组装出近百套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大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栽培技术体系。在东北平原,集成了适宜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不同生态条件的玉米高产高效抗逆技术体系;在长江中下游的6省集成了双季稻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水稻精确定量化栽培作等不同类型的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模式。6年来,这些技术在项目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得到广泛应用和示范,累计应用面积达9.19亿亩,累计增产粮食5374万吨,增加经济效益达786亿元,平均每亩增产58.47公斤,年平均增产率达到10.89%。同时,示范区化肥利用率与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约25%,每亩节本增效100元左右。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引领了全国超高产产量创新。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制单季稻实现亩产超过900公斤、双季稻高产攻关亩产达到1325.2公斤;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创新了一年两熟亩产达到1770.5公斤的纪录,其中小麦平均亩产达到751.9公斤、玉米达到1018.6公斤;东北地区创造了春玉米连片亩产1183.49公斤雨养条件下的高产纪录和百亩连片玉米机械化栽培1066.9公斤、辽西半干旱区1157.2公斤的纪录。这些高产典型引领了我国粮食主产区高产的发展方向,充分展示了自主创新在挖掘粮食丰产潜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与效果,也为世界展示了我国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的科技实力。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显著提升了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以来,三大作物共筛选各类高产优质新品种186个,鉴定科技成果74项,获国家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申请专利74项,制定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36项,研制新型化肥、生物农药等新产品34项,研制农业机械与设备新装置13项,开发计算机软件9套。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制与开发为我国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顾瑞珍、赵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