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科技东莞”发力 广东东莞发明专利大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5-04 02:44
人浏览

  据广东东莞市科技局数据显示:2010年,东莞知识产权事业取得新突破,全市专利申请量21654件,专利授权量20397件,双双突破2万件,继续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143件,同比增长97%;发明专利授权量442件,同比增长74%。

  2011年1-6月份,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41.65%,大大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30.88%;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11.39%,也远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58.31%。

  是什么带来了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迅猛增长?为求解数据背后的原因,记者深入走访了东莞科技部门和专利代理机构、企业。

  创新成果多带来发明专利暴增

  张明在东莞从事专利工作已经有21个年头,“21年前,整个东莞市一年也就一百个专利申请”。如今,他带领的华南商标专利事务所(以下简称华南事务所),旗下100多名员工,去年一年代理各类知识产权事务就有5000多件。作为东莞市场占有量最大的商标专利代理机构,华南事务所的发展脉络,无疑是东莞专利事业发展的缩影。

  “东莞政府以前就有政策来引导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但是,当时很多企业并不理解。这几年,我感觉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越来越有切身体会了。几乎所有传统来料加工企业都知道,必须要变,要创新。”张明很有感触地说。

  事实上,为提高东莞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部门可谓用心良苦。据市科技局介绍,目前,东莞已经颁布实施了《关于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制定出台了《东莞市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实施办法》等30多项配套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初步形成相对完善的推动自主创新“1+N”政策体系。

  在科技投入上,更是大手笔。从2011年起,东莞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用于“科技东莞”工程的实施。财政资金的大手笔投入引导和带动了大量的民间投入,多元化、多层次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

  除创新环境的优化,东莞还大力推进科技交流合作,与欧美、日韩、印度、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密切,共达成技术转移、外观设计等20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东莞先后引进了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电子科大、华中科大、香港理工大学等多家国内外一流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载体,很大程度缓解了东莞长期以来优质科技要素缺乏的问题。

  鼓励创新与保护创新并重

  环境优化,平台搭好,自主创新的成果自然是源源不断。尤其是在出台《东莞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15年)》并修订完善《东莞市专利促进实施办法》之后,东莞对发明专利申请资助大大提高,使得2010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14.5%,比2009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2011年1-5月发明专利申请的比例达到了24.5%。

  东莞还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全市累计拥有市专利培育企业457家,市专利试点企业188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6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2家,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域3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3家;积极开展质押融资工作,共有16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签署了专利权质押融资意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调处14宗专利纠纷案件,成功调解7宗,同时深入开展“双打”专项行动,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专利人才培养,启动实施“千千百”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工程,举办了9期专利工作者培训班。

  正是通过优化自主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建设自主创新基地,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知识产权等工作,东莞创新环境和土壤大为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积极投身到创新中去,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2010年,完成科技成果鉴定与登记分别为122件和63件,评定了96项东莞科学技术奖项目,并有8个科技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记者 李文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