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知识产权是第一产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5-06 15:19
人浏览

  在全球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今阶段,知识产权由于其私权属性和公权化趋势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发展推动力,应确立为知识经济时代第一产权的地位,这既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必然逻辑,是推进作为智力投入与利益回报平衡机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与传统产权一般所指对有形物的占有不同,知识产权是对人的知识和创新力相结合所产生的智识成果所拥有的产权形式。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可称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从7个方面规定了对其成员保护各类知识产权的最低要求:版权及其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权、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未经披露的信息(商业秘密)。由此可见,知识产权的界定范围涵盖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重要方面,知识产权及其资本化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核心。

  知识产权公权化奠定了其作为第一产权的基础

  由于知识产权产品的特殊性,除了传统的转让与许可外,以知识产权作为出资、信托、质押以及证券化等方式,都成为知识成果产权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确定和非均衡的,依据本国的技术进步方式,尤其是自主创新的程度而异。也有学者研究得出进一步结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依据个体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而异,在自主创新缺乏区域,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激发创新热情;而自主创新活跃区域,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减缓技术创新速度,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知识产权公权化成为知识产权界近年来理论研究的一种新动向。正是知识产权这一有别于其他私有产权的特殊性质,奠定了其作为第一产权的基础。

  知识产权作为第一产权具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1.从理论层面上,知识产权作为第一产权是科技理论逻辑的自然延续

  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再到把知识产权作为第一产权,这在科技理论的延续和逻辑自洽上是非常显然与有着内在必然性的。

  知识生产作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最佳结合,决定了知识产权与其他物的私权相比,更具有创造性、核心性、引领性、溢出性与决定性。物质产权虽然是产权存在的基础,但却是被动的、从属的、相对固化的、不能持续和有限的。在整个人类资产的增值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实质上是知识的增值作用,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乃至当代高科技产业,无不如此。从农业社会以土地作为第一资源,工业社会以物质资本作为第一资源,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这也表现出对知识依赖性的不断增强。在人类生产发展史上,不同社会形态反映了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立知识产权作为第一产权的地位,是社会发展进步到现今阶段的必然选择。

  2.从产权属性上,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与公权趋向决定了其第一产权的地位

  WTO组织在谈判《知识产权协定》时,明确将知识产权界定为私权,但同时又规定了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公共政策目标。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所具有的公权属性,决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设计和安排,都是以保护私权利益为手段,在更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之间进行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和协调,达到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也正是这一点深刻体现出知识产权属性中作为基础的私权属性与所谓外延的公权趋势之间的内在矛盾与统一,使得在保障其私权属性的基础上能够推进社会公益累积,再结合知识发展与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从而奠定了知识产权在私权权利中的特殊地位,这是一种优先于其他任何私权的第一产权的地位。

  3.从宏观实践层面上,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普遍性的国家战略

  21世纪后,作为知识产权发达国家的美国,将知识产权定义成功地扩展到了全球,并不断提高本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修改《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还及时将一些新兴的信息、网络技术、生物等技术形式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同样,日本从“科技立国”转到“知识产权立国”,并成立了由首相亲自担任部长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提出了创造、保护、应用、人才的知识产权战略四大支柱,旨在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知识产权成为第一产权具有重要意义

  1.知识产权成为第一产权有利于把知识产权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之一加以重点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现代工业与现代经济的发展史就是一个知识创造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从而利用知识产权的历史。工业革命以来知识创造的总和远远超过历史上的总和,尤其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时代后,知识的爆发性增长更让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历史,这不仅是知识积累到临界点的爆发,更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实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所带来的巨大激励。要取得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长足进步,知识产权的良好保护必不可少。

  2.知识产权成为第一产权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鼓励科技创新

  知识创新、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之间互动循环的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明晰知识产权不仅能够为知识产权的排他性交易提供有效保护,并降低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刺激知识创新和技术扩散,进一步促使外部效应内部化。因此,完善以明晰和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框架,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3.知识产权成为第一产权有利于进一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确立知识产权作为第一产权的地位,加强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确保了创造者在长期艰苦复杂的智力和物力投入后,其获得成果能够得到相应或更大的回报,这正是产权保护制度所要构建的智力投入与利益回报之间的平衡机制,从而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page]

  4.有利于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高位置,改变中国制造形象

  通过强化知识产权是第一产权的共识,能够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热情和投入,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企业产权意识,促进技术资本化以及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升级、转型将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作者单位: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远东控股集团博士后工作站)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