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华为收购三叶为什么遇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07 07:26
人浏览

  收购美国三叶系统公司(3Leaf Systems)资产出现的意外,最终让华为公司不得不改变了最初的选择。2月18日,华为公司在美国宣布放弃对三叶公司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特定资产的收购。此事引发了各界高度关注,不仅业内外人士议论纷纷,而且中国商务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均在2月21日对此事表明了立场。

  此时此刻,面对近年来一桩桩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遇阻的案例,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阻挡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

  华为收购在美遇挫

  “华为公司收购美国三叶公司专利资产遇挫,体现了国际经贸往来中,知识产权不仅是竞争的手段和途径,而且已经成为争夺的目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认为。今日世界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此案再次证明了这一道理。

  从2010年5月起,华为公司分两次以200万美元收购了已宣布破产的美国旧金山三叶公司的部分专利。2010年9月17日,华为公司主动就收购涉及的技术出口问题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并获得美国商务部“无须许可”的批示。2010年11月,华为公司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递交了申请,主动请求对此交易进行审查并愿意给予全力配合。2月11日,华为公司接到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通知,其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建议“撤销对三叶公司的交易”。2月14日,华为公司指出这些指控毫无根据并对此回应称,将拒绝接受这一建议。但在美国方面巨大的压力之下,时隔一周,华为公司最终不得不选择了放弃。

  华为公司此次收购的美国三叶公司的核心专利之一,就是三叶公司研发的“捆绑式计算机服务器专利技术”。利用该专利技术,可以将电子计算机的服务器并联,增加服务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容量,这实际上就是当今计算机技术尖端领域的“云计算”的组成的关键技术。业内认为,在“云计算”领域,如果谁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技术,谁就会对互联网及通讯等诸多相关领域技术将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华为收购该专利之前,“捆绑式”的专利为三叶公司独家拥有。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然而,我们已经决定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建议,撤销收购三叶系统公司专利等特殊资产的申请。”华为公司2月18日在美国发表声明表示。

  谁在阻遏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知识产权遇挫,华为公司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的确如此,虽然目前华为公司是仅次于爱立信公司的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但近年来在海外的发展却遭受发达国家频繁的阻挠。同样是因为“安全问题”的借口,2008年华为公司在美国收购3COM公司被拒,2010年,华为公司竞标美国斯普林特公司移动电讯设备合同,也因该借口原因受阻。

  事实上,除华为外,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屡次遇挫。2008年,中兴公司进军美国市场遭遇挫折;2009年,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澳大利亚雷纳斯公司失败;2010年5月,鞍钢与美国钢铁发展公司的技术合作项目遇阻;2010年,中铝集团收购力拓失利……在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多次遇阻的事实面前,人们不得不进行一系列反思。业内普遍认为,发达国家对高技术限制出口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2月21日晚,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就华为公司被迫撤回对美三叶公司技术资产收购交易发表谈话表示遗憾,并强调此次购买美国三叶公司的技术资产,是华为公司依据市场经济规则、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的正常商业活动。同时希望美国有关方面摒弃成见,避免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以公平、公正、开放的态度正确对待来自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的投资。中国机电商会有关负责人也在同一天呼吁美国有关方面,避免针对中国企业采取各种“技术性”歧视措施,滥用“国家安全”等借口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切实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提供公平待遇。

  “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之一。”曹新明认为,面对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知识产权竞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尽快全面提升国家和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和水平。因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要,也是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知识产权报 记者 赵建国)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