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可避免披露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3-16 12:32
人浏览

  现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商业秘密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企业都会和一些特定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职工跳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秘密泄露风险,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那么不可避免披露是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不可避免披露是怎样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是法院为保护商业秘密潜在的披露而引进的禁令救济的原则之一。因为在前雇主获取商业秘密被实际侵占的证据前,商业秘密已经丧失,这是无法弥补的,除非迅速提起诉讼,并获取禁令救济。

  前雇主在其知悉商业秘密的雇员离职后并在被竞争对手雇佣之前,认为雇员在被竞争对手雇佣后会不可避免地使用其商业秘密并且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于是可以基于竞业禁止协议或在没有协议(或协议因某种原因无法执行)时,请求法院发布暂时禁令和永久禁令,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为竞争对手工作和永久禁止其泄露商业秘密。它主要是针对商业秘密潜在的侵占行为(threatened misappropriation)采取的保护方式。

  这一原则首先由1919年 Eastman Kodak Co. V. Powers Film、Product,Inc一案例所确立。柯达胶卷公司在当时拥有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发明,与保尔胶卷公司属于直接竞争对手。柯达公司一个最有经验的雇员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加入保尔公司。由于缺乏证据表明雇员实际上侵犯了商业秘密,于是法院发布禁令禁止该雇员加入保尔公司。法官在判决意见中解释道:“仅仅禁止雇员向新雇主通过秘密途径泄露前雇主商业秘密是没有作用的,因为雇员在新雇主提供服务过程中必然在某种程度上运用其商业秘密,因而发布竞业禁止禁令是合法的”,此后,相继有一系列案件根据该原则保护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免受前雇员潜在的侵占行为所害。1995年第七巡回法院在Pepsi Co. Inc. V. Redmond这一经典案例中,根据该原则预防了潜在的侵权行为。该案表明了迅速采取手段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性,在美国司法判决中被广泛引用。

  二、不可避免披露特点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与传统保护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事前救济的保护方式

  前雇主可以在其雇员为竞争对手工作前就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发布禁令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任职。

  举证责任的特殊性

  它所要证明的不是事实侵权行为,而是实施侵权行为的可能性达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可以认定不可避免,证明对象不同于一般举证责任。

  不考虑被告主观心理状态恶意或善意

  即使前雇员有协议保证其不会故意泄露商业秘密,或者竞争企业与雇员签订协议要求其保证不会在工作中侵犯商业秘密,只要原告能证明其在新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运用其商业秘密,原告主张就成立。

  以禁令救济为救济方式

  包括竞业禁止的临时禁令和禁止泄露商业秘密的永久禁令,不涉及损害赔偿。

  三、不可避免披露性质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具有补充性和独立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在有竞业禁止协议存在的情况下,它可以作为竞业禁止协议的补充,起到转移证明责任对象的补充作用。即使没有证据证明被告有实际侵权行为,也可以请求法院强制执行竞业禁止协议,发布禁令禁止前雇员到竞争对手任职。

  另一方面,在没有竞业禁止协议或由于某种原因协议无法执行时,这一原则可以独立存在,从而起到竞业禁止协议替代物的作用。这一性质来源于普通法、衡平法以及大陆法系成文法中雇员保守商业秘密的一般义务。竞业禁止只是约定义务,即使没有保密协议或竞业禁止协议,保密义务仍然存在。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不可避免披露是怎样等知识,通过文中可知,法院在法定条件下,为了保护商业秘密潜在的披露而引进的禁令救济的原则之一就是不可避免披露,不可披露原则具有补充性和独立性的双重属性,同时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