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一段延续27年的专利代理情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04 23:15
人浏览

  “唉,在西部做专利代理,说不辛苦是假的。可是,我也很快乐。”

  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个女人,头发已略显花白,面庞上也尽是掩不住的苍老,半旧的浅绿上衣,发白的蓝色牛仔裤,朴实得像这个城市中常见的那种中老年妇女。但实际上,她是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她就是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张真。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一生。她成为了一名专利代理人,在甘肃一干就是27年。

  1984年10月,张真接到单位通知,让她去西安参加一个专利培训班。当时,她还没听说过“专利”这个词,稀里糊涂就去了。培训班上老师的一句话触动了她:“专利法在我国实施后,我国的法制将会前进一大步,经济、社会将会前进一大步!不信你们拭目以待!”

  “专利的力量有这么大?”年轻的张真对专利产生了浓厚兴趣。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她,决心加入到专利行业的队伍中去。回到兰州,她又参加了一些专利代理方面的培训。1985年4月1日我国专利法开始实施的那天,她获得了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成为我国第一批专利代理人。

  由于当时申请专利的人很少,张真就在甘肃四处打听哪些人有发明,然后主动找到他们,向他们介绍专利的好处,并免费为他们提供专利申请代理服务,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

  “免费代理,你怎么支撑生活?”记者很是好奇。

  “幸亏当时我还在甘肃省机械研究院工作,否则,真没法儿养活自己。”张真笑言。进入90年代,终于不用再被迫做免费代理了,可甘肃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有时候花几个月时间代理一个案子,也只挣到几百块钱,“但我不看重这个。”张真说。

  1999年,张真退休,正赶上专利代理机构脱钩改制。偌大的甘肃,只有2家专利代理所。不甘寂寞的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创立自己的专利代理事务所呢?起初,这个想法吓了她一跳,但经过几个月在深圳的专利代理事务所打工的经历后,她坚定了创办自己的专利代理事务所的想法。

  2000年,张真注册成立了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最开始,我们只租了一个20多平米的单间做办公室,可连租金都付不起。我不拿工资,代理案子挣点钱,就赶紧给同事发工资和交房租。一年下来,做了50多件案子,终于熬了过来。”忆及创业之艰,张真感慨万千,“兼职专利代理做了十几年,总觉得没干痛快,甘肃那几年专利申请量正在增长,正需要专利代理人呢。”

  这一晃,又过去了11年。振华公司已在兰州市中心地段租了新的办公场所。不过,办公室仍嫌紧张,公司10个人,全部在这个不足80平方米的大单间办公,再加上不时有发明人来咨询办事,办公室显得乱轰轰的。

  “这么乱,怎么办公啊?”记者问。

  “没办法,租金贵呀!现在公司轮留坐班,非必要时可以在家办公,节省办公资源嘛。”张真的话中透露出一种无奈。

  由于事务繁多,63岁的张真总是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和发明人沟通、查资料、读材料、写案子、管理公司……采访中,不时有权利人和同事找他,电话不断,采访不得不一次次中止。

  “这么忙,您的身体吃得消吗?”记者有些疑惑,60多岁的人了,哪来这么旺盛的精力?

  “我忙,可是却快乐、充实,觉得自己还年轻。因为这是个需要不断学习、能让人保持年轻心态的行业。”张真解释说,由于甘肃代理机构少,代理人也少,所以分工不可能很细,常常是一个代理人做好多个技术领域的案子,有时甚至是遇到什么技术领域就做什么技术领域。为了弄懂这些技术,要翻阅大量的资料,有时看得头昏脑涨,可还是要看,“因为只有自己把技术方案理解透了,才知道怎样写出最佳的专利保护方案。”张真告诉记者。

  “胡乱凑和,敷衍了事,怎么对得起发明人好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再说呢,我自己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知识,了解到很多前沿技术,多好啊!”说这些时,张真一脸认真。

  采访感言

  采访当天,正赶上兰州专利代办处成立。张真一大早就来到代办处,咨询办理业务的相关情况。她激动地告诉记者:“多好啊,兰州终于有了代办处!以后给申请人办理业务,就方便多了!我就说嘛,甘肃总有一天会成立专利代办处,这不就说对了!”朴实的话语,却让人看到了一个西部专利代理人对我国专利事业的热爱、执著与梦想。(知识产权报 记者 吴艳)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