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出版传媒集团取得跨越式发展新突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3 07:43
人浏览

  组建出版传媒企业集团是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国际国内文化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出版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国际一流传媒企业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组建国际一流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呢?
  不久前,在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的出版传媒企业集团建设座谈会上,来自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重量级”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出版社老总介绍了其在开展联合重组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同时也为出版业同仁解读了使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突破的七大关键词。

  从多媒体到跨媒体
  近年来,不少出版传媒集团公司都在进行书、报、刊、电子音像、网络、影视互动互为载体传媒出版格局的尝试。
  人民卫生出版社投资200万元参与36集国产电视连续剧《大国医》的出品和制作,央视播出后,不到一年即收回260万元,实现30%的利润。借助电视媒体受众面广的优势,出版社还策划出版了《洛阳正骨系列》图书18种,并举办了大国医与中医文化高峰论坛,并邀请了电视剧中男主演赵文瑄签名售书,短时间内《洛阳正骨传奇》一书已发行超过万套。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早在2006年就战略并购整合了红网,红网通过共享集团所属《潇湘晨报》的内容资源,网络影响力和权威性不断攀升,已连续6年赢利,跃居地方新闻网站之首、全国新闻网站8强,品牌栏目《红辣椒评论》和《百姓呼声》两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据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龚曙光介绍,集团公司以多媒体联动优势与湖南省物资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市会展行业协会、湖南省汽车商会共同承办的长沙车展项目,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受关注的四大车展之一。2008年第四届长沙车展创造了单展销售汽车过万辆、销售额逾20亿元的佳绩。
  2008年4月,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了安徽华仑新媒体传播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全省各地图书卖场的户外和室内广告位资源,依托分布在全省79个市县中心卖场地处中心商业圈的区位优势,采用数字技术,对卖场的楼体和店堂广告位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已取得数百万元的广告收入,新公司实现了当年创立当年赢利。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高海浩在谈到集团公司多媒体合作经验时说,通过多层次、多形态、完善的媒介组合,可以发挥媒介组合优势,满足具有不同营销策略、市场目标、产品定位的广告主的传播需求,得到最高的经济效益。2009年6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确定,两大集团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团队优势,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实现网上网下资源的共享共赢,全面创新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读者和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浙报集团所属的钱江报系未来准备充分整合集团品牌资源,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多媒体的综合性都市报系,进行适当的横向与纵向延伸,在3年内形成“4报、1刊、多屏、1网、1电视/广播、1手机报”的全新格局,成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全新报系品牌平台,支撑浙报集团跻身于国内传媒行业一流集团。
  从面向全国到跨地区
  近年来,中国出版业跨地区合作经营日渐增多。2008年3月24日,江西出版集团控股并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重组的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揭牌。2008年5月9日,全国首个跨地区战略重组组建的大型出版发行企业——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海口市正式挂牌成立。2009年4月17日,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出版社与地方出版集团跨区域战略重组的第一家出版单位——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9年6月26日,天津出版总社、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告我国出版业跨地区联合打造大型出版传媒产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实现出版产业强强联合,以资本运作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组建大型出版“航母”的探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跨地区重组之后,效果如何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跃介绍说,2008年5月份,凤凰集团与海南的发行网络进行并购重组,成立了凤凰新华发行公司。一年来,公司运行平稳,发展良好,总销售比往年增长10%,利润增长38%。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经营总监袁荣俭介绍说,公司与贵州省新华发行集团实现跨区域合作,成立贵州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整体利用和移植了新华文轩现有业务支撑平台和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现了公司商业模式的跨区域复制、示范效应。目前新公司旗下包括贵州最大图书连锁旗舰店贵州书城在内的8家直营书店运行稳定。
  在谈及与工商联出版社的重组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殿富认为,“双方重组有利于集团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集团北京总部的做大做强。这种重组的发展速度远高于重新打造一个出版单位。这也是国外大型传媒集团乐于走兼并收购的发展道路,甚至宁肯收购一个破产企业而不肯去重建一个新企业的原因所在。”
  从全行业到跨行业
  跨行业发展已成为出版传媒集团规模化改革的新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版传媒集团必将链接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以机制的创新更有效地实现优化配置和资源整合,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最终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2008年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品牌动漫公司宏梦卡通集团合作,创办了天闻动漫传媒公司,主营获得品牌授权的《虹猫蓝兔》杂志及其动漫衍生品,目前已成功试刊,标志着集团开始介入动漫产业。安徽出版集团与科大迅飞合作开发语音教材及读物,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移动动漫杂志、教育类手机彩信报,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发IPTV、3G技术新媒体,与湖南拓维公司拓展全频手机动漫等,专门项目,专门费用,专门人员,专门机构,进行立体开发,推进出版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与多种所有制单位联合投资产业园区建设。如与花香世界名园有限公司在北京市丰台区联合投资建设花乡文化产业园区,在跨行业合作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根据新调整的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和上市募集资金投向,新华文轩正在着手突破以单一出版物发行网络建设为核心主业的格局,向教育等文化产业相关业务拓展。
  2008年年底,由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绝对控股的安徽华仑国际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在全省中心城市打造以电影院线、文化博览、文化休闲、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华仑国际文化广场”,引进“文化MALL”的运营模式,聚合多种文化服务业态,创立自主品牌,实现连锁经营,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传统文化服务业向新型文化服务业的拓展。[page]
  从企业合作到跨所有制
  “根据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我们开始向传媒产业、文化地产进军。对发行企业来说,这是全新的领域,集团既缺相关产业经验也无相关专业人才。为此,集团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共同组建国有绝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并由民营股东担任总经理,充分发挥民营股东或民营企业的专业特长、运营效率、灵活机制等优势,实现经营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国有、民营的优势互补。”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倪志敏如是说。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并购重组民营发行公司湖湘公司。龚曙光说:“原湖湘公司在重组后成立了湖南联合教育出版物发行公司,主营中职教材发行,有力弥补了集团在职教教材发行方面的短板,与新华书店形成了较好的协同效应。”尝到了与民营合作的甜头,今年湖南集团还与民营公司湖南智煜投资有限公司合力打造了青少年职业体验馆“酷贝拉”项目,预计10月份开馆。与著名教育学家肖川教授联合投资成立了潇岳文化传播公司。
  谭跃道出了多次联合重组的切身感受:“控制风险是联合重组的保障,规避风险需要健全有效的决策机制和财务的风险控制机制。”2009年4月25日,凤凰集团所属江苏人民出版社与共和联动文化公司,在北京成立了凤凰联动文化公司。凤凰集团汲取以往与民营合作的教训,提出管理要跟得上,内容要管得住,文化导向要引导好,在内容把关上实行一票否决,目前双方互相尊重,彼此包容,恪守政治导向第一的原则,规范运作,正在不断的磨合中总结经验。
  据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慧英介绍,集团公司将募集资金投入出版策划的项目实施主体万卷出版公司,以规范方式将国内颇有成就的知名出版策划人、出版职业经理人等,连同他们的策划团队,以及他们的作者合同、作品合同等进行收购。万卷出版公司现已经完成在北京、上海等地对颇为知名的3家出版选题策划公司进行了收购,并已经规范运营。万卷出版公司作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所属子公司,已经完成的并购业务合同销售额,2009年将实现新增销售额2亿元以上,新增利润额2000万元以上。
  从公司到上市
  近年来,不少出版传媒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上市求发展。2006年10月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出版发行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5月30日,新华文轩在香港联交所主板(H股)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海外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亮相股市,上市第一天股价就飙升329.53%。2008年11月,沪深股市年内里只增加了1只传媒公司股票,即时代出版,由安徽出版集团借壳科大创新得名,成为首家主业整体上市的出版上市公司。2009年7月2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重组耀华玻璃并获得成功,由此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拥有了首家上市公司,凤凰集团旗下的凤凰置业公司将成为首家由大型文化企业控股的经营文化地产的上市公司。
  近年来,新华文轩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实现了公司业绩的长期稳定增长。公司资产规模由2004年的14.5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53.9亿元。尽管这几年教材教辅发行受到课改因素影响,但公司销售收入在2004年~2008年仍然保持了年7%以上的平均增长率。2008年面临“5•12”汶川大地震及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新华文轩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扣除非经营性因素影响后,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7.37亿元,与2007年相比上升18.5%,实现净利润3.38亿元,增长16%,实现每股基本赢利0.30元。
  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上市后,迅速建立了对现有出版资源的综合性并购和开发机制,开始规模性并购优质出版资源。一批颇具市场号召力的畅销书和常销书作者、策划团队聚集在辽宁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旗下,新版畅销书和常销书在上市半年后,已批量开始登陆全国图书市场。辽宁集团对当前业内外出版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市场化评估和选择,组建了出版资源数据库,收集、整理、分析、储存关于作者资源、重大社会反响选题资源、畅销书和常销书有关资源等。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为了做强做大自身,不少出版传媒集团都在着眼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在参与国际化合作、国际化竞争中做了许多工作,也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李朋义介绍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通过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与中国对外出版贸易总公司的合并重组加强跨国经营能力的经验。他说,两家公司均为大型国有图书进出口企业。鉴于业务相近性,经过认真规划研究,中国出版集团将两家单位整合重组为新的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通过战略重组,新中图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文化产品进出口企业,不仅在出版物进口、出口、国际展览、版权贸易、对外出版等方面占据国内第一的位置,同时也避免了两家公司部分核心业务的交叉、竞争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符合我国出版改革的大局和集团发展的长远利益,对我国出版物进出口行业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科学出版集团非常重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拓和利用。”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汪继祥说。科学出版集团采取“引进带输出”的合作策略,建立“走出去”长效机制,与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力推动科技出版“走出去”,并取得丰硕成果,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北京市版权贸易先进单位。
  跨国经营需要人力、财力,人卫社经过三四年的准备工作,已经奠定了国际化跨国经营的基础。现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已经有200多种中医外文版图书,又与国家“汉办”合作准备成立中医孔子学院,并以此为依托,在全球20-50家中医学院以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介入到中医学院的经营,以搭建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国臣说,通过这种形式,人卫社的中医教材自然就可以进入这些学校,人卫社的中医系列图书可以进入图书馆,到学生手中。同时在参股、入股、兼并的每个学校建10个连锁诊所,同时配建医药专业书店。诊所是建专业书店前期的依托,因为书店的前期要赔钱,而诊所有终端消费群体,自然会推动书店的发展。
  自2007年起,湖南出版集团连续与世界知名音乐出版机构德国Schott出版集团以共同策划、共同投资的形式,以英、德、汉多语种开发世界经典音乐图书系列,首个合作项目《奥伊伦堡世界50部经典管弦乐(总谱+CD)》金额达5500万元人民币。2008年与韩国阿里泉出版株式会社在合作推出韩文版《恰同学少年》和《爱城》后,又在股权合作上达成框架协议,开始探索跨国并购路径。[page]
  从新媒体到数字出版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闻出版业大力实施科技兴业战略,传统出版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以数字出版为标志的新的出版业态异军突起,极大地推动了新的文化传播体系的形成。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传统新闻出版业向现代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加速,数字出版等新型出版业态进入高速发展期。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出版产业的运用与发展中,带来了出版业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革命性的变化,加速了传统出版业的升级,为新时期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拓展了前所未有的新空间,已成为产业中新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近一两年,中国出版业界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数字出版。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董事长陈昕认为,传统出版市场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发展,因此近年来上海世纪集团在数字出版上做了许多探索。他说,以前上海世纪也做了许多数字出版产品但产品特征都不很明显,现在他们主要在新产品拓展上下了一些工夫,效果还不错。
  为了推进数字化出版业务的发展,中国出版集团整合资源成立了数字出版公司,组建了中国数字出版网,并联合新技术公司开发了有声电子读物。
  科学出版集团在中宣部的支持下,中央财政已经投入2000万元支持集团数字出版平台建设,促进集团由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目前数字平台项目一期工程已经验收完成,正在进入二期建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社长贾杰认为,专业出版掌握的高端专业信息,是数字出版内容资源的源泉。要鼓励专业出版积极在出版产业的各个环节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出版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延伸出版产业链,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要开发建设专业数据库,建立完善的网络资源支撑体系,积极开发网络出版、电子图书,为高端用户和研究学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资讯和信息在线支持,提供专业的远程教育和培训。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