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图画书出版商的数字化困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0 13:49
人浏览

  [百道专稿] 优质的App应用软件花费较高,而直接转成电子书又似乎不太有效,图画书出版商该如何破解这一数字化难题呢?日本Sakkam出版公司的创立人罗宾?比特尔认为,纸质版不能再是创作的起点,要用新方式填补空白。全文如下:


  尽管数字化的浪潮大张旗鼓地降临,小说出版商近况却还好,因为创意流程与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并没有改变。但对图画书出版商来说,所有的预想都打破了。与纸质原版相比,简单将图画书做成电子书,显得无比苍白。而用上述任何一种方式与各种华丽的iPad应用相比,无异于在桌子上一边放着铅笔和纸,一边放着视频编辑工具,让孩子做出选择。

  很多技术领先的数字图画书最终归于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无法提供传统图画书类似的感觉。虽然孩子们有时也会自己看图画书,但最美好的阅读体验来自于家长与孩子共同营造的阅读氛围。家长为孩子生动地表演,双方共同探索图画世界。如果情绪恰到好处,家长可以成为老师,利用文本来强化一些观点。他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每段文字都受到谨慎的对待。

  可即便是充满激情的家长,面对当前的图画电子书,他们也很少能有原先的那种体验。被吹捧为神奇的iPad偷走了孩子的注意力,当翻开第一页电子屏时,那种兴奋感已经没有了。iPad并不太适合家长表演,而且图画书也不是专为平板电脑设计的,表现效果并不理想。

  出版商意识到以上问题,于是在图画电子书中置入“跟读”功能,吸引潜在买家,证明这个产品可以帮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通常情况下,跟读的播放速度刚好适合孩子们听故事,但真要孩子跟着读,显然是太快了。即便是熟练读者,他们也会在碰到较难的词汇时暂时停下来,使得跟读的声音超过他们的速度。一些出版商甚至将问题复杂化,他们给这些旁白附上特殊字体,反而使儿童读者难以辨认这些文字。很少有出版商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整体的跟读标准还很低。

  出版商可能会对那些应用软件的成功羡慕不已,但这些软件的制作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早在iPad产生十五年前,软件公司就已经为个人电脑设计互动图书,而溺爱孩子的家长则为这些质量参差不齐的软件支付高昂费用。如果家长能够找到当年的软件,一定会觉得自己真的老了。家长们不断升级他们的电脑,很少有公司能够保持软件更新。好的图书当然非常棒,但整个制作过程的开销很大,也很折磨人。

  随着iPad的到来,基于这个平台上的软件非常容易找到和购买,而且价格相对合理。虽然开发者已经比较擅长将纸质图画书转成互动应用软件,但iPad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用还是那些没有纸质版的数字原创作品——要将一种非常依赖特定媒介的视觉和空间元素的作品转移到另一种媒介上,其实有非常大的困难。

  幸运的是,对于图画书出版商来说,除了成本高昂的应用软件与乏善可陈的电子书生产之外,他们还有其他选择,尽管这种的选择并不容易。当纸质版已经不是创作的起点时,出版商必须通过一些纯数字版的图画书来探视一下新创意的可能性。相关的研究需要关注孩子们如何在新媒介上实现互动,以及嵌入跟读旁白的有效方式。最后,出版商应当想清楚有哪些阅读体验是不适合由华丽的应用软件来表现的,并确定采取新的创造方式来填补空白。

  这些创造并不是孤立的电子书;它们可能与网络或其他媒体元素相结合。这种项目的挑战在于如何组建一支融合强大技术与创造性的团队。事实上,这些团队可能就像创业软件公司那样,对产品进行迅速迭代,利用可用性测试来确认一项技术是否可行。

  对于那些准备采取新的内容形式的出版商来说,未来的投资回报将是明确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出版商能够将珍贵的图画书转为同样吸引人的电子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