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数字出版:发展、转型与变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09 09:17
人浏览

资本时代,出版业如何实现内涵增长与外延扩张?作为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出版面临怎样的发展空间,有哪些应对策略?日前,由精典博维公司参与承办的“蓝海之光——资本时代与数字变革”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针对数字出版的发展、转型、变革等话题,与会嘉宾积极建言献策。

加强全新认识

☆需要大整合、大投入、大智慧、大梦想、大战略、大伦理

在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看来,业界对数字出版已经形成以下共识:认识到数据运营商、技术支持商和内容提供商一个都不能少,谁都无法代替谁,要充分尊重现有的社会分工;认识到数字出版不是对传统出版的模仿、扫描,不是简单的电子化与屏幕化,数字出版的本质在于对内容的广泛加工、深度加工、精细加工;另外,数字出版是对内容更多元的展示,是为内容更好地传播做更好的平台,必须尊重版权,数字出版才能走得更远。

除以上外,刘建生还认为加强全新认识,即数字出版需要大整合、大投入、大智慧、大梦想、大战略、大伦理。大整合,包括出版资源整合、资本资源整合、市场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技术资源整合等多面;大投入,包括国家资本投入、社会资本投入、民营资本投入等;大智慧,就需要抢占先机、瞄准突破口,抓住机遇、创新思维、敢于人先;大梦想,即畅想无限,并尽可能实现;大战略,必须从国家层面、从时代角度、从历史高点去思考数字出版,去设计蓝图、去研究对策、形成路径,这就需要有前瞻意识、远见卓识;大伦理,即所处的环境不仅是有效的法律环境,还应当是有秩序的商业伦理环境。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要以诚信为本,尊重和保护合法权益,实现共赢。

解决制约瓶颈

☆利用资本杠杆、优化产业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周蔚华认为,出版体制问题导致的市场竞争主体缺失、产业集中度问题导致的资源整合缺失、企业运营问题导致的赢利模式缺失,版权保护问题导致的现有版权保护观念缺失等,直接制约着中国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传型。周蔚华说,例如市场竞争主体的缺失使得出版单位没有明晰的产权界定,无法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投融资和企业的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低使得通过资本进行整合的成本过高,无法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

周蔚华称,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利用资本杠杆来撬动产业发展、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已经成为国外出版产业屡试不败的法宝。我国强调要从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资本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字出版是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人才密集于一体的传播方式,资本不可或缺。没有资本的密集、没有海量的投入,就无法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也无法形成有价值的海量信息资源。同时,还是优化产业环境。树立大出版观念,重新界定出版主体。另外,还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打击侵权盗版。“我觉得目前的新闻出版业正在重视对资本力量的运用,并力图把资本的力量和新技术的力量结合起来形成合力。现在我们只有把资本和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够迎头赶上。”周蔚华说。

预测畅想未来

☆行业标准和制度更完善、产业链中各环节着力做好自己的事、合作成为主流

北京方正阿帕比公司资源合作中心总经理彭云飞称,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看到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机遇。在政策完善方面,201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国内数字出版行业给出相关指导意见和目标。11月,新闻出版总署公布首批获准电子书从业资质单位名单。从来没有哪一年,对数字出版、电子书产业颁布如此多的意见和规定。在阅读习惯培养方面,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习惯通过手机、互联网、电子阅读器进行数字阅读。在移动阅读终端种类方面,之前的数字资源大多来自互联网,现在有各种手持阅读器涌现,用户获得了更多体验。在出版机构转变方面,出版商确实在认真考虑、对待数字出版这件事。另外,还有技术的开放、渠道的兴起等,都使得数字出版面临发展机遇。

对于未来的数字出版发展,彭云飞预测并畅想,感觉很快会出现以下现象:行业标准和制度更加完善;盗版数字资源将越来越难;产业链中各环节会着力做好自己的事;传统发行渠道进入数字出版发行领域;出现有规模的分销服务商;争夺优质合作伙伴;合作成为主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