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提高党刊阅读率刍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15 23:45
人浏览

  □李晓珍

  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报刊市场的不断丰富,读者的新闻需求和阅读心理已经并将持续发生变化,党刊只有充分认识并认真研究这些变化,努力“生产”读者心目中“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改变“谁写谁看,写谁谁看”、阅读率不高的尴尬局面,真正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作用。

  关注读者。一直以来,党刊的关注点往往侧重于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等,容易形成单向、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读者的需求和心理,造成了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与读者相脱节的局面,从而影响了阅读率。当党和政府某项工作决策出台时,善于从读者视角、基层视角出发,看这项决策部署对基层工作有哪些影响,基层读者想了解哪些内容、关注哪些情况,哪些内容对于他们推动工作是急需的。比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府公开加强政府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后,《中国监察》不是仅仅满足于照登文件全文,而是站在基层读者的角度考虑,配合《意见》的出台,适时推出了一组特别报道《顺民意 暖民心 促和谐》。报道以沈阳为例,深入基层采访当地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各地读者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样本;同时,原生态地呈现了当地百姓、一线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观点和态度,使读者了解社会各界人士对这项工作的看法和态度。这组报道推出后,读者反响强烈,称报道很实用。

  服务读者。与一些社会媒体和网络媒体相比,党刊拥有为读者服务的资源优势。同时,党刊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公信力对优秀作者有极强的吸引力,往往拥有一批熟悉党和政府政策,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队伍。这些都是党刊的优势所在,党刊要发挥所长,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为读者服务。《中国监察》在近年的办刊工作中特别注重为读者服务,尤其是在《业务研究》栏目中。在国家或中央纪委、监察部一项重要的法律法规出台后,杂志都约请起草、制定政策的有关部门撰写解读和讲座类文章,还特别开设《有问有答》栏目,邀请权威部门回答基层读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答疑释惑,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愉悦读者。这里主要指的是党刊的版式和文风,要让读者赏心悦目。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审美情趣都在发生变化,党刊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变“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为“相貌端正、表情丰富”,树立起大气可信又亲切自然的良好形象,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目前,新闻战线都在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党刊应抓住这一契机,在活动中起表率作用,多深入基层扎实采访,运用群众的语言,通过生动的事例、鲜活的数字,把文章写短写精写活,同时,配发具有新闻感染力的照片,把版式做新做活做美,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这样才能精彩夺目,让读者喜闻乐见。(作者单位:《中国监察》)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