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复制iPad虽不简单 但并非不可超越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08 00:30
人浏览

据苹果公司官方数据显示,在美国,自2010年4月3日~6月30日iPad出货量达到300万台,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最新报告显示,iPad认知率已高达95%。同时,有预测显示,iPad有希望在今年年底将销量推升至970万台甚至1000万台。

对于iPad的成功,《IT时代周刊》出品人兼总编辑曹健认为,模仿iPad、模仿iPad的App Store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如果盲目乐观地认为苹果即是一个应用商店,可以简单地模仿,这种感觉是错误的。乔布斯在举行苹果开发者大会时介绍,苹果已经给全世界开发者分享了10亿美元的收入,但是我们看苹果的市值、销售收入和利润,10亿美元在他的业务里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曹健表示,苹果公司的在线服务和终端产品都是iPad成功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在中关村在线总经理于冬雪看来,将iPad的成功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来操作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看好中国本土企业,如长城、海尔等,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来研发适合中国用户所需要的平板电脑。“有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如果把国外主流应用下载到本机需要1500美元~2000美元,而通过国内的某些网站,10元即可买到1500美元的应用。也许你会质疑,然而这确实是事实。虽然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盗版问题还颇为严重,然而另一方面,也能从侧面反映iPad在中国是可以复制的。当国内企业面临相关软件和应用功能的研发时,中国的企业也许会在复制中找到自我,从而越做越强。”

天津津科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庆诚博士用“惊艳、完美、强大”3个词来形容iPad。“真正意义上讲,iPad的出现是细分个人计算机(PC)市场的结果,将手持娱乐从PC原有的技能上分离出来。而苹果商店则打通了苹果想象的产业链,这是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李庆诚说:“在我看来,承载内容的装置为王,只要中国的产业界团结起来,不是复制iPad,而是完全有可能超越iPad。”

iPad影响无须夸大

iPad对于消费类电子产业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前ARM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谭军认为,iPad对于业内的影响无疑是存在的,然而无须把它夸大。因为消费群体很广,而消费者各有所爱。“以自己为例,我们家很少有人使用苹果产品,我也不觉得苹果的产品能满足我的需求。市场很大,未来成功的东西很多,苹果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成功的启示,大家更不必为此担忧。”

“苹果公司确实在运营模式和实际操作体验上带给我们很多震撼,但是,在国内范围,针对业态的特殊性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不同,在平板电脑领域,苹果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机会。”蓝通精电董事长万常凡也持有相同的观点。

而在拉守网CEO吴波看来,业界没必要过于看重苹果公司带给消费类电子产业的影响。“苹果公司瞄准的是售价3000元左右的高端市场,而中国人的强项并不在于此价格段的产品,中国真正强势的是在1000元左右价格的产品,而苹果公司的产品无疑不会满足用户这一良好的愿望。因此,大家应该感谢乔布斯把市场打开了,而在这个领域最有机会的其实是中国厂商。”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未来三五年里将会有多家公司进入平板电脑领域,有业内人士分析,iPad的火暴或许缘于其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用iPhone的用户都觉得其使用体验绝佳,但是不可否认,诺基亚的销售排名目前仍是世界首位。现在基于互联网的硬件设备市场刚刚启动,对于厂商来说,我们主要看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哪些,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技术发展的怎样。只有依靠企业自身的能力,针对自己的目标消费群拿出客户想要的产品,我们才会争取一定的市场,一定的利益。”爱国者电子副总裁雷钧坦言。

平板电脑应差异发展

对于新兴的平板电脑,它会不会像上网本一样,在半年或者大半年后就成为“炮灰”?瑞芯微电子副总裁陈峰认为,上网本给中国的机会不多,但是平板电脑更像手机和MP3,现在基本上国内的整个产业链、制造链都还比较健全,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机会。

“未来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消费电子,差异化和个性化非常重要。虽然iPad给用户的直观感觉都一样,但是打开以后可能每个人的应用都不一样,使用体验也不尽相同。作为介于手机和PC之间个性化的产品,平板电脑应该根据个人的需求,形成差异化非常明显的终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种终端会跟着越来越普及。”ARM公司亚太区移动计算机市场经理杨宇欣表示。

上网本可以说是平板电脑的先驱,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它也是一个基于提供便携式上网的终端,但是在技术上没有改良,其待机时间、开机速度都没有达到用户的要求。而“移动大潮的到来是必然的,平板电脑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未来的市场需求会非常广泛。”壹人壹本首席运营官方礼勇如是说。

汉王科技副总裁张磊也表示,平板电脑一定会存在下去,但是这种类型的产品会变得更加形态各异,给人更加新鲜的体验。平板电脑甚至会更薄,或是软的……这些都将给用户以及终端厂商足够的想象空间。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