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抢抓西部大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推进湖北更快更好发展的决定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鄂发[2000]16号
效力级别: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0-08-01
施行日期:2000-08-01
发布部门: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

正文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趋势、大政策、大工程,我们必须抓住这一世纪工程,奋力推进湖北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此,特作以下决定:

一、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积极应对严峻挑战

(一)要清醒地认识湖北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发挥优势,争取主动,乘势而上。我省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具有四个优势:一是“承东启西,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我省位于中西部结合部,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带,具有较强的辐射力。铁路、公路、电力、水运、通讯等基础设施贯通南北、承东连西,优势明显。二是产业比较优势。与西部大部分省、区、市相比,具有基础设施较完备、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与东部省、市相比,具有资源开发成本低的优势。三是科教实力优势。科技教育和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发挥我省科教优势,在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可以大有作为。四是资源潜力优势。我省西部地区水能、破产、林特、旅游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与相邻的西部省、市相比,具有离东部地区更近、交通运输更便捷的开发优势。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也是东、中、西部优势互补、互相融合、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的过程。西部大开发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新的空间、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推进我省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在看到湖北的优势和机遇的同时,还要冷静分析面临的严峻挑战。首先,湖北正面临“东西夹击”的竞争态势。一方面,东部地区利用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取得了“先发效应”,国民经济在高基数、高水平上实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的特征,整体竞争力很强。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正在形成,国家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到位,西部地区正在奋起赶上。其次,我省经济结构调整相对滞后,经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优势的发挥。全省上下务必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奋图强,开拓进取,树立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雄心壮志,在抢抓机遇中争取主动。

二、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三)湖北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东拓西进、双向开发、对上争取、实干兴鄂的基本策略。在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加快湖北大通道建设,促进鄂西地区经济发展;开拓西部大市场;拉动湖北相关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提高湖北经济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城市化、高新化、市场化进程,促进湖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湖北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方针是:把长远的战略性规划与近期发展结合起来,立足于实际,立足于当前,立足于自身,立足于实干,把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在产业化上,落实在项目上,落实在产品上,落实在效益上。

湖北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总体奋斗目标是:一年大启动:为了更加富有成效地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要进一步了解西部开发的政策、规划、项目、措施。要用足、用活中央的政策,高质量的编制好专题规划,争取规划进国家笼子,并力争今年启动一批项目。五年大变样:到2005年,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十年见大效:到2010年,全省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综合经济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演变为“三二一”格局并实现优化升级;城市化水平达到45%左右,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区域经济结构,武汉等主要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面实施;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之中,与国际惯例基本接轨。用10-15年时间把湖北建成长江中游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实现振兴崛起。到2030年:即再用15年左右的时间,提前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山川秀美”的目标。

(四)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必须切实遵循八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锐意进取,求是创新,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把沿江开发与鄂西地区开发结合起来。继续加快湖北沿江经济带的发展,发挥武汉特大城市在承东启西中的梯度推进作用。三是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把加快发展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重点建设以武汉为中心,以黄石、宜昌、襄樊为顶点,江汉平原为中部腹地的“金三角”地区,发展壮大与西部大开发密切相关的钢铁、汽车、交通、电力、通讯、科教、水利、旅游等八大优势产业。四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推动当前的经济发展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时,将湖北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和长远规划。五是坚持以创新为灵魂,着眼于高起点。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抓好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努力提高技术、产品、管理、服务的档次。六是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我省参与服务西部大开的强大动力,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开放促开发,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七是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以加快自身发展为主,以市场导向为主,以企业参与为主。八是坚持发挥政治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扎扎实实地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这项世纪工程作出贡献。

三、加快鄂西地区发展步伐,实现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我省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恩施州、十堰市、襄樊市北部山区、神农架林区和宜昌市,共27个县市(以下简称鄂西地区),国土面积为81779平方公里,人口1272万,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和总人口的43.9%和21.5%。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与相邻的陕、渝等省、市联动,加快发展步伐,尽 快脱贫致富,实现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六)加快鄂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围绕西部大通道建设,广泛开展与相邻省市的合作,通过项目联动,打通断头路,形成统一市场,促进商品流通,实现共同发展。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到鄂西地区投资建设交通设施,鼓励交通部门与其他行业联合开发鄂西地区交通项目;对鄂西地区增加安排公路建设统贷统还信贷资金。加快鄂西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步伐,优先开发调节性能优良、搬迁淹没损失较少的水电项目。扶持洁净能源(天然气、风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适当放宽资本金比例,争取国家在融资渠道、贷款利率、偿还年限以及增值税补偿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上网、返送电力电量及其电价实行优惠政策。

(七)加大鄂西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大力改善农田水利条件。通过完善配套和更新改造现有灌区,提高灌溉标准和质量,增强灌溉能力。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新灌区,增建一批蓄水工程和引、调水工程,扩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二是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大力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重点是人口相对集中区域的引水工程和水源水质保护工程,适当发展小型大规模的蓄水、储水设施,切实解决农村人口以及牲畜的饮水问题。四是继续抓好部分市、县城区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八)对鄂西地区科技、教育经费的投入,在“九五”的基础上保持适度增长。加快鄂西地区高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使之成为鄂西地区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基地。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鄂西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省级财政对鄂西地区基础教育的扶持。鼓励并组织到鄂西地区开展对口支援、智力扶贫、科技创新等服务和创业活动。继续实行省直机关、经济发达县市对口帮扶的办法,在鄂西地区援建希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在鄂西地区投资兴办教育。

(九)把鄂西旅游业作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树立大旅游和大区域观念,与西部地区联动,整合旅游资源,形成聚集优势。重点开发清江干流、神农架、武当山、襄樊古隆中、宜昌市“两坝”(三峡大坝--葛洲坝)地带5个旅游区,形成以清江风情、神农架原始森林、武当山道教文化、古隆中三国文化、三峡风光和三峡工程等知名旅游景点与川、陕、渝、湘旅游景点整合的黄金旅游网络。通过重点旅游区的建设和骨干旅游企业的培植,创建几个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精品名牌,吸引海内外游客,以此带动全省旅游业的发展。

(十)大力发展鄂西特色经济。鄂西地区要以丰富的林特资源和水能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坚持“念山水经、唱特色戏、打优势仗”,逐步形成以特色经济为主的区域经济格局。

(十一)鄂西部分地区国有企业比重大、困难多,要在有关扶持政策方面进一步予以倾斜。要深化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大力在产品、服务、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提高运行效益。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城乡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对到鄂西地区兴办经济实体的企业和个人,根据具体情况在税费方面予以优惠。

(十二)省直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在鄂西地区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一些关系全局的重点骨干项目,帮助鄂西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鄂西地区财政继续实行适当倾斜政策,通过转移支付等途径加大扶持力度。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筑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快车道”

(十三)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和先导,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兄弟省、市密切配合,不失时机地抓紧路网、电网、通讯网、燃气网和广播电视网“五网”建设,加快建设公路、铁路、航空、电力、信息和管输六大通道,通过加强和改善全省的基础设施,构筑经济起飞的跑道。

加快公路和水运大通道建设。“十五”期间,我省公路建设的重点和目标是“五路八桥”,建成高速公路1000公里左右。即京珠北段、京珠南段、汉十公路、襄荆公路、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等五条高速公路,巴东、荆沙、军山、天兴洲、阳逻、鄂黄、仙桃、丹江口等8 座长江、汉江大桥。抓好银川--西安--武汉高速公路十堰以西段和沪蓉国道湖北西段高速公路建设的准备工作,争取部分路段开工。全省基本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段“一纵一横”为主轴,与省内各市、同周边省会城市相通的外联内畅高速公路网。同时,还要加大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加快武汉至上海集装箱多式联运、三峡库区快速客运发展和港口复建工程建设,抓好汉江航运二期工程、清江航道建设、汉江平原航道网和重点港口建设,形成水运大通道。

加快铁路大通道建设。重点建设五项工程:一是加快长荆线、枝万线和武九线复线等沿江铁路大通道建设;二是加快宁西线湖北段建设和汉丹线改造步伐;三是建成襄渝线扩能和襄洛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四是加快天兴洲公铁两用桥建设步伐,开辟武汉铁路枢纽第二过江通道;五是高起点的扩建和改造武昌火车站,把武昌火车站建成湖北的“窗口”和形象工程。此外,还要加快黄石山南铁路等一批地方铁路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铁路网布局。

加快航空大通道建设。抓好现有机场的改扩建和完善配套,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重点将武汉天河机场建成国家枢纽机场和国际机场;抓好恩施机场和襄樊机场的扩建配套,大力发展宜昌三峡机场的航线,使之成为区域性航空运输中心;加紧王家墩机场搬迁和阳逻机场的兴建。

加快电力大通道建设。抓住“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优先实施的机遇,进一步加快清江、汉江等流域的梯级滚动开发,优先开发大中型水电,形成三峡区域总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左右的水电基地。抓住国家在我省建设电力输配枢纽中心和实施电网改造的机遇,加快全省农网和城网的改造步伐,推进全省高水平的电气化。

加快管输大通道建设。与有关省、市配合,加快“川气东输”和“西气东送”工程建设步伐,力争在2010年前后完成“川气输鄂”工程建设,构筑管输大通道。改善我省的能源结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原料结构,促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快信息大通道建设。要发挥武汉市作为全国信息枢纽的优势,以建设信息大通道、推进“三网”(互联网、有线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进家、电子邮政商务为重点,加大传输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接入网、数据多媒体网的建设,加快完善和建设电视网、电台网、电信网、因特网和邮政网。通过建设超大容量宽带高速信息网,加快我省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十四)紧紧抓住国家加快三峡工程建设和加大堤防建设投资力度的机遇,继续积极参与、支持、服务三峡工程建设,继续加快以长江、汉江干堤加固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要以三峡工程市场为导向,根据三峡工程进度要求,抓住重点,组织企业团队竞标,力争多中标、中大标,争取占有更多的份额。要积极做好接受三峡电能的前期准备工作。妥善解决湖北电网的调峰问题,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有计划地改建调节性能差的水电站,实现水电补偿。建设一定数量调节性能好的火电项目,实行容量补偿。实行丰枯和峰谷电价,鼓励丰水期多用电,更多地消化季节性电能。在三峡电站周围地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耗能型、耗水型、环保型的工业项目。

五、实施“东拓西进”策略,加速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十五)东部拓展。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取东部吸引与东部拓展相结合的策略,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东部乃至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进一步发展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合作。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产品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与东部的合作力度;在产业流动方面,积极向东部地区靠拢,努力提升和壮大我省相关产业。一是大力拓展东部市场,与东部建立紧密的产销协作关系,使我省低成本、有特色的产品打入东部市场。二是以武汉等城市为载体,坚持互利互补、扬长补短的原则,与东部实行广泛、灵活的联动联手,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做好“东引”嫁接工作。特别是结合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吸引一大批东部乃至国际上的名优大企业、名优品牌来鄂投资,实现我省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

(十六)西部推进。一是大力推进产品西进。结合我省实际,重点开拓重点工 程市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市场、通讯产品市场、特色轻、纺、化工及机电产品市场、环保产品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和企业西进。一方面,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积极推动我省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特别是装备类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西进”,鼓励和引导这些产业到劳动力成本更低、市场更为广阔的西部去建立加工基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在“西进”中的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民营企业到西部投资办厂,收购、兼并企业,设立分厂或营销窗口,或与西部企业联合组建跨省企业集团,就近开发利用西部的资源,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占领西部市场,努力实现西部开发与自身发展的“双赢”。三是大力推进科教西进。围绕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项目,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通过科技和人才的开发,带动我省与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四是精心组织劳务西进,努力推动劳动力要素的输出,加快我省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十七)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和趋势,在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加速全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建设“三高”农业,振兴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通过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高湖北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提高湖北经济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六、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十八)以推进城市化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在全省尽快形成和完善以特大城市武汉为中心,襄樊、宜昌、黄石、荆州、十堰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骨干,一批现代化中等城市为依托,一大批县级市和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纽带的城镇网络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进程。发展壮大以武汉市为中心的鄂东城市群、以宜昌市为中心的三峡地区城镇群、以荆州市为中心的鄂中南城镇群、以襄樊市为中心的鄂北城镇群。从整体上提高我省城市化水平。

(十九)加快武汉的建设步伐,构筑武汉城市经济圈,使之成为对西部有辐射功能、对东部有吸引功能、对内部有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一是以武钢板材、富康轿车、长飞光纤、汉派服装、汉产药品等品牌为载体,尽快壮大、做强一批精品名牌产品,以品牌经济支撑武汉的发展。二是加快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武汉,不断提高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三是突出发展信息业、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

七、实施科教兴鄂战略,做好人才开发工作

(二十)加快高新化进程。一是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把“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作为全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继续抓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逐步形成以东湖高新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以鄂州、黄石和黄冈,孝感、襄樊和十堰,仙桃、荆州和宜昌为三条辐射线的“一点三线”的沿江(长江、汉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用高新技术改造支柱产业为主攻方向,促进新兴产业形成,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三是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与精细化工和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为重点,培育形成具有湖北特色和优势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

(二十一)科研单位要根据市场特别是当前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需求情况,积极开拓新的科研领域,通过成果转让、技术入股、合作开发等各种方式,加快已有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联合办院所、联合研制、委托研制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我省科研单位与省内及西部地区院所、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程。鼓励省内企业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通过兼并、联合等资本营运方式或产学研一体化的形式,抢占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

(二十二)省内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职业技术学校,要认真研究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推出一批重点学科和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为西部大开发培养人才;提倡到西部地区联合办学、设立分校,围绕西部大开发的项目组织科研和教学活动,争取使我省成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推动我省与西部地区的人才、技术、教育、经济合作。

(二十三)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在放活使用人才上深化改革。努力完善用人机制,鼓励竞争,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和氛围。逐步完善各级人才市场和与之配套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吸引、引进人才的畅通渠道。

八、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十四)以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长江中上游三峡库区、汉江中上游丹江口库区为重点,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当前要重点抓好神农架天然林保护工程、15个生态环境建设县(市)、4个退耕还林(草)试点县等生态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是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长江、汉江、鄂北、淮太防护林工程,以及农田林网工程。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坚决停耕还林(草),加大植树造林种草的力度,发展经济林。对25度以下的不同坡度的坡耕地进行改造,加强坡改梯、坡面水系和坡面生物配套工程建设,以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按生态、生产、生活三位一体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生产方式,妥善安置移民,实现生态环境区域平衡。

(二十五)加大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巩固提高工业“三废”污染治理工作的成果和水平,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方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结合我省和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建设的市场需要,大力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是环保产品(设备)的开发、生产和营销;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三废”治理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无公害产品及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洁净能源、节能降耗技术与设备的开发生产;环保技术的转让和交易、环保咨询服务等。

九、进一步转变观念,走开放开发的路子

(二十六)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加快我省的发展,必须运用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建立新机制。一是由单靠国家财力投资搞建设的模式向国家政策性投入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多元化投资发展经济的方向转变。二是由主要靠开发自然资源的模式向开发市场、知识、技术、资本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三是由封闭的、自我开发的模式向国内外全方位开放的方向转变。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一定要避免出现“高增长、高消耗”,“大开发、大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

十、切实加强对全省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组织领导

(二十七)各级领导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深入的讨论,让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深入人心,在全省上下形成高度的共识,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出来,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浓厚氛围,迅速掀起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热潮。各地、各部门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早规划、早部署、早实施,力争尽快取得突破。

(二十八)切实加强对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组织领导。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全省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省计划发展委员会,以加强对我省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工作的组织协调、规划、调研和督办。切实抓好规划的制定工作。在“十五”计划的总框架范围内,制定我省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专题规划。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制定本行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措施,组织所属单位积极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积极主动争取国家主管部门多摆项目和政策支持。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好经验、好典型。其他相关部门也要采取措施,为参与服务西部开发大开绿灯、多作贡献。对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工作,要建立专门的目标责任制,包括领导分工责任制、重大项目责任制,抓好跟踪检查考核,定期进行督办通报,确保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十九)为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环境。环境就是优势,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各地、各部门要把治理发展环境作为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特别是要进一步激活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健全法制,治理“三乱”。在全省公开评议一批政府职能部门,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停止一批许可审批项目,废止一批与参与服务西部开发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政策和规章,重点整治一批窗口行业。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政务活动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经过不懈地努力,把湖北的发展环境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十)各级党组织必须坚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全省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为推进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一是要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决策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动员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工作中建功立业。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必率先垂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多办实事,多解决一些实际情况。三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务必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源头抓起,积极推行政府采购、业主负责、公开招投标和政务公开等好的作法和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增加透明度。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发包、资金使用管理等环节的监督,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四是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抓好企业、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而共同奋斗。

新法速递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20,026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法律快车 > 法律法规 >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推进湖北更快更好发展的决定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