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案例

杨谦律师
杨谦律师
湖北-武汉
主办律师

假冒注册商标,怎样情况才能入罪

其他2018-11-23|人阅读
导读:未经注册商标所有权人许可,生产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产品,达到什么标准才会入罪?今天,我们将通过以下案例为大家做简要分析。

案情简介:生产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产品

2016年4月至7月期间,陈某为获取非法利益,未经注册商标所有权人甲米业有限公司、乙米业有限公司、丙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在某一租赁的仓库里,生产假冒的甲品牌大米、乙品牌香大米、丙品牌大米。陈某将其假冒的上述侵权产品予以销售,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35383元。另其仓库内还存有尚未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大米,价值24302元。,

法院判决:生产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产品,数额较大,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陈某未获得商标权人许可,自行使用杂牌大米包装成假冒的甲品牌大米、乙品牌大米和丙大米进行销售,非法经营数额达到59685元,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律师说法:假冒注册商标罪以生产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产品数额较大为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使用”,是指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产品说明书、商品交易文书,或者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等行为。

本案中,陈某未经商标所有权人许可,假冒相同的注册商标,使用于相同的产品,即大米上包装袋上,而袋内大米均为杂牌大米。至案发时,陈某非法经营数额达59685元,达到情节严重情形,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因此,陈某应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以虚假身份骗取结婚登记属无效行政行为
2002年3月26日,原告耿某某与身份证、户口本载明“姓名尹某某、家庭住址云南省某县某乡某村、身份证号码53312468102****”的女性公民在被告处登记结
#其他
人看过
以虚假身份骗取结婚登记属无效行政行为
共有房屋裁判分割的方法选择
原被告系兄弟,二人继承有房屋一套,原告占70%份额,被告占30%。现原告起诉要求分割共有房屋,并提出根据评估价补偿被告对应份额金钱,房屋归其所有的分割方法。房屋
#其他
人看过
共有房屋裁判分割的方法选择
家庭成员不必然享有居住权益
张某英系江苏省南通市某村某幢房产的独立产权人,其子张某一家四口多年来一直居住在她的家中。张某夫妇不仅不对张某英尽赡养义务,还多次与张某英发生冲突,甚至更换门锁,
#其他
人看过
家庭成员不必然享有居住权益
签约后房价大幅上涨,能否主张显失公平
案情简介:签约后房价大幅上涨,能否主张显失公平2006年5月28日,安某与邵某签订了一份《房屋租售合同》。《房屋租售合同》签订后,邵某将房屋交付给安某使用。安某
#其他
人看过
签约后房价大幅上涨,能否主张显失公平
盗窃弹药,是否构成盗窃罪
导读:行为人盗窃弹药,构成何罪?是盗窃罪还是盗窃弹药罪?今天,我们将通过以下案例为大家做简要分析。案情简介:不定期狂躁发作的行为人盗窃弹药2014年6月25日1
#其他
人看过
盗窃弹药,是否构成盗窃罪
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后果怎样?
案情简介:用人单位延长新员工试用期冯某与B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三个月,月工资4200元,试用期工资3500元。双方劳动合同到期后,B公司明
#其他
人看过
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后果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