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案例

马赛男婚姻家事律师
马赛男婚姻家事律师
上海-上海
主任律师

老伴去世后四子欲将年迈继母扫地出门,助老人保住房产老有所依

婚姻家庭2022-12-29|人阅读

  案情简介

  当事人刘阿姨,在老伴李大爷去世后,就因为李大爷与原配所育四位子女的房产纠纷,险些落入无家可归的境地。

  2000年1月11日,李大爷购买了北京某处房产。刘阿姨与李大爷结婚以来,共同生活在此房屋中近二十年,二人再婚时,李大爷与原配所育四子均已成年。在李大爷晚年,刘阿姨对其尽心照顾,李大爷去世后,刘阿姨继续在房子中居住生活,李大爷的四位子女提起针对该房产的继承纠纷诉讼,历经两审,最终确定该房屋作为李大爷的遗产,由刘阿姨和李大爷的四位子女按份共有,各占20%的份额。

  2020年11月,李大爷的四位子女以共有物分割纠纷再次将七十多岁的刘阿姨诉至法院,欲向刘阿姨支付房屋折价补偿款50万元,让刘阿姨腾退1号房产。

  案件审理陷入僵局,刘阿姨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维护,迫于无奈,便求助于家理为其讨回公道。她难过地告诉律师,自己照顾李大爷已近二十年,名下这套房产是其唯一住所,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保住房子,不想老无所居。

  辩护策略

  接到案件委托后,律师一方面安抚刘阿姨,给予鼓励和心理安慰;另一方面,凭借深厚的办案功底精准判断本案的关键争议点为“该共有房产是否具备分割的条件”,迅速确定以该共有房产目前不具备分割条件为切入点,结合法律规定与大量类案案例,制定了本案办案策略。

  然而对我方来说,本案开局的情势并不乐观,刘阿姨在证据支撑方面比较薄弱,且针对我方提出的“此共有物不具备分割条件”,对方以民法典中按份共有人关于共有物分割的明文法律规定来说服法官,而我方的观点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支撑。

  眼看法官有可能被对方说服,案件即将陷入僵局。看着刘阿姨的样子,爱人离世、孤苦无依、年迈体弱又官司缠身,于情于法,家理有责任为她讨回公道,撑起法律的保护伞。斟酌再三,律师决定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件面临的现实背景去博得法官的支持。以该共有物不具备分割的条件为争议焦点,查询案例和相关法条,向法院提交了近三千字的答辩书,分四点阐述了该涉案房屋无法分割的原因:

  一、该涉案房屋是刘阿姨的唯一住房,不具备分割条件。

  李大爷与刘阿姨于2000年登记结婚,婚后近二十年来,刘阿姨一直与李大爷共同生活在涉案房屋,且刘阿姨并无其他住房,涉案房屋是刘阿姨的唯一住房,是她生活多年的家。

  二、刘阿姨晚年生活需要得到住房保障。

  刘阿姨是75岁高龄的老年人,体弱多病且没有工作,多年来与丈夫李大爷相依为命,涉案房屋是刘阿姨赖以生活的唯一住所。

  刘阿姨年逾古稀,本应在该房屋居家养老、安享晚年,却因老伴身故,官司缠身,在高龄且无劳动能力之时、在自己需要家人照顾的困境中,要被赶出故所,这对刘阿姨是十分残忍且不公平的。

  三、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时砥砺,但求年老时安居养老。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刘阿姨年逾七旬,无工作、无劳动能力,正是需要得到照顾和关怀的时候,理应从家庭和社会中得到关爱。如果一味要求老人家迁出涉案房屋,老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其生活将陷入困境,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保障老年人权益,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实现老有所养。

  我国老龄化日趋严峻,国家倡导全社会优待老年人,老年人再婚的情形也越来越多,许多再婚的老年人相互扶持,慰藉彼此的年迈时光。刘阿姨五十多岁时照顾李大爷生活近二十年,李大爷去世后,因为逝者已逝,刘阿姨在逝者儿女眼中没有了价值,就要被扫地出门,这完全违背了我国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刘阿姨在涉案房屋生活近二十年,已经形成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在自己年老需要被照顾,在该房屋居家养老、安享晚年时,李大爷的儿女却要求已经没有价值的刘阿姨腾出涉案房屋,离开她长期稳定的居住环境,这违背了国家关爱老年人的初衷。

  判决结果

  判决一出,法院驳回了原告四子的诉讼请求,法官完全认可了我方答辩意见,认可诉争房屋不具备分割条件:“如果诉争房屋进行整体分割,将使刘阿姨从精神上、生活上陷入困境,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中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的法律规定。在现有情况下,诉争房屋不具备整体分割条件。”律师寓情于法、以情理结合法理,成功使法官认同我方观点,为刘阿姨保住了唯一住房。

  律师点评

  法律对老年人的权益进行了有温度的保护,刘阿姨得知这个判决结果时,眉眼间皱纹弯弯,如释重负地笑了。通过多日的努力,终于护佑老人老有所居,律师由衷为刘阿姨感到开心。

  对于老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并不多,无非就是一份安全感,而律师尽全力去做的,也许就是让他们相信——不管身体有多差,在社会和法治的护佑下,他们都不会被遗弃,更不会在黑暗角落里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光亮。

  在最后,律师想说,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法律层面上,当权益被侵犯,当老年生活出现危机,老年人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社会和家庭层面,我们应当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爱而努力。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因家暴导致离婚,助无过错方离婚得损害赔偿
案件介绍:夫妻二人经人介绍相识并登记结婚,婚后无子女。由于双方相识时间短,相互了解较少,结婚较为仓促,感情基础薄弱。婚后由于江某酗酒,对原告有家庭暴力,经常因为
#婚姻家庭
人看过
因家暴导致离婚,助无过错方离婚得损害赔偿
强势长兄与妹争夺遗产,巧用对方证据为我方赢得利益最大化
案情简介2013年林女士的母亲去世后,为便于照顾老人,林女士一家将林大爷接到家中一同居住,2014年林大爷表示想要回到自家老房中生活,但当时该套房屋是哥哥林先生
#婚姻家庭
人看过
强势长兄与妹争夺遗产,巧用对方证据为我方赢得利益最大化
男方玩暧昧拒不离婚,助女方50天离婚并拿到300万元补偿
案情简介原告:杨女士被告:郑先生杨女士家境优越、长相姣好,毕业于国外名校,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2013年,杨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了郑先生。因为杨女士比较优
#婚姻家庭
人看过
男方玩暧昧拒不离婚,助女方50天离婚并拿到300万元补偿
夫妻先有财产约定,后发生纠纷怎么办?
案件介绍:原告与被告与2018年结婚。2019年,两人签订了《夫妻财产约定》,约定位于内蒙古的一套房子归女方所有,男方对该房产不主张所有权;女方可自行决定该房产
#婚姻家庭
人看过
夫妻先有财产约定,后发生纠纷怎么办?
助当事人解除婚姻,分割对方名下房产
案情简介本案中,李某与周某于199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现已成年。婚后初期双方感情尚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矛盾逐渐增多,感情渐趋冷淡,直至彻底破裂。李
#婚姻家庭
人看过
助当事人解除婚姻,分割对方名下房产
房拆迁引发三家争产,律师巧用证据助我方获合理补偿
案情简介赵女士一家和母亲穆大妈、弟弟赵先生一家同住在北京某区的老院里,平日里三家关系还算和睦。2014年4月,老院面临拆迁,赵女士与穆大妈、赵先生就该院拆迁利益
#婚姻家庭
人看过
房拆迁引发三家争产,律师巧用证据助我方获合理补偿
马赛男婚姻家事律师
您可以咨询马赛男婚姻家事律师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