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遗产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13 15:07
人浏览
导读:

现实生活中父母过世后可能会给子女留下一些遗产,但是有时候子女忙于处理父母的身后事或者其他要紧的情况没办法第一时间处理遗产的事情,那么过后作为被继承人还能得到父母留下的遗产吗?遗产有效期是多长时间?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将带您了解一下相关法律知识吧。

遗产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一、遗产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按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也即继承诉讼的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超过二十年就丧失了胜诉权。实体权利仍然存在,只是没有法律的强制保护了。

  二、哪些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1、与合同当事人的人身密切相连的债权不能作为遗产。委托合同中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债权关系。因委托人与受托人个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所以委托人应当承受受托人所谓的法律行为后果,而受托人也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若双方中的一方或双方死亡,则委托合同自动终止,各自的权利义务就归于消灭,而不能将其作为遗产来继承。赠与合同中受赠人的权利不属于遗产范围。

  2、与特定人身相联系的债务是不能作为遗产来继承的。出版、演出合同中作者、表演者完成创作和表演的义务是不能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的。加工承揽合同中承揽人以自己的工作亲自完成承揽标的的义务也不可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三、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从上面的几点情况来看,遗产的继承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的,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间被继承人仍然没有表示,视为接受继承。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有关遗产有效期是多长时间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疑惑,欢迎联系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