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跟拍卖公司怎么签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3 14:03
人浏览
导读:

对于一些喜欢收藏的人来说,如果需要资金周转的,是可以将自己的收藏物委托给拍卖公司去拍卖的。不过拍卖之前,是要跟拍卖公司签订委托合同的。那么,跟拍卖公司怎么签合同?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可以有所帮助。

跟拍卖公司怎么签合同

一、跟拍卖公司怎么签合同

委托人和拍卖所签订的委托拍卖合同应该注明以下事项:

1、委托人提出的保留价。

2、价款的支付方式和期限。

3、违约责任。

4、拍卖标的的处所、名称、状况、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等。

5、用尽及其支付的方式以及期限。

6、委托人、拍卖人的姓名和住所。

7、双方约定的事项。

拍卖人应当于拍卖7日前发布拍卖公告,展示拍卖标的,并提供查看拍卖标的的条件以及资料。拍卖时,竞买人的高应价拍卖师落槌或者是以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后,拍卖销售。

拍卖销售后,买受人和拍卖人应当签署销售确认书。委托人、买受人应当持拍卖人出具的销售证明和有关资料,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二、委托拍卖合同的特征

《拍卖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拍卖人应当对委托人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进行核实。拍卖人接受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拍卖合同。

委托拍卖合同的特征是:

1、委托拍卖合同的目的是处理委托人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

2、委托拍卖合同为要式合同。《拍卖法》规定:委托拍卖合同必须以书面的形式签订;

3、委托拍卖合同为有偿合同,即委托人在拍卖成交之后,应当向拍卖人支付一定数额的佣金。

三、委托拍卖合同的法律性质

1、委托拍卖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相对于订立合法遗嘱等单方法律行为而言,双方法律行为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法律特征;相对于凡是合同行为都是双方法律行为而言,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则是一切民事合同其中包括委托拍卖合同的共同的法律性质。

2、委托拍卖合同是双务合同。相对于合同当事人一方只享受合同权利不承担合同义务、另一方只承担合同义务不享受合同权利的赠与合同、借用合同、无息借贷合同三个单务合同而言,合同当事人双方互为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双务合同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法律特征;相对于绝大多数民事合同都是双务合同而言,双务合同则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共同法律性质;

3、委托拍卖合同是有偿合同。相对于赠与合同、借用合同、无偿委托合同、无偿保管合同、无息借贷合同这个古今中外民法中仅有的五个无偿合同而言,有偿合同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法律特征;相对于民事合同绝大多数都是有偿合同而言,有偿合同则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共同法律性质;

4、委托拍卖合同是诺成合同。相对于民事合同当事人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还须交付标的物或者履行标的底为数不多的实践合同而言,诺成合同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共同法律性质;

5、委托拍卖合同是有名合同。民法中的无名合同是指法律尚未为其确定名称和特定规范的合同;民法中的有名合同是指法律对某种合同直接赋予名称并规定了调整规范的合同。委托拍卖合同是民事法律直接赋予名称的合同。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以下简称我国现行(拍卖法))第42条直接规定了委托拍卖合同的名称,规定拍卖人接受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订立委托拍卖合同。委托拍卖合同作为有名合同,表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买卖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民事合同,并逐渐被亿万人民群众所认可所接受。鉴于法律已经规定了众多的有名合同,相对而言,有名合同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共同法律性质;

6、委托拍卖合同是非计划合同。相对于烟草专卖合同等为数不多的计划合同而言,非计划合同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法律特征;相对于现阶段我国民事合同绝大多数属于作计划合同而言,非计划合同则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共同法律性质;

7、委托拍卖合同是法定要式合同。相对于非法定的非要式的民事合同而言,法定要式合同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法律特征;相对于不少法定要式合同和不少约定要式合同而言,法定要式合同则是委托拍卖合同的一个共同法律性质。我国现行(拍卖法)规定,“拍卖人接受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拍卖合同。”这表明,我国现行(拍卖法》已明确规定委托拍卖合同属于法定要式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否则,委托拍卖合同无效;

8、委托拍卖合同是必须遵循有关法定原则的合同。我国现行《拍卖法》规定,拍卖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这一原则,已为许多民事法律所认可。

以上就是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跟拍卖公司怎么签合同”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委托拍卖公司进行拍卖的,双方需要订立委托拍卖的书面合同,载明各项事项,以免双方权益受损。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