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以国有资产拍卖是什么形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4 16:12
人浏览
导读:

国有资产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资源性的、经营性的、行政事业性的。在某些情况下,为促进国有资产的更好配置,部分国有资产可以通过买卖或者出租赚取更大的效益,那么以国有资产拍卖是什么形式?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

以国有资产拍卖是什么形式

一、以国有资产拍卖是什么形式

国有资产拍卖时国有资产所有权从国家像个人或集体转移的重要形式。国有资产产权拍卖是指国家将属于国家所有的债权和财产,通过拍卖形式向购买者出卖,实现资产产权的转移,收回产权拍卖收益。

二、国有资产的分类

1、经营性国有资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具体的说,经营性国有资产,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领域,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依法经营或使用,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征 :

运动性,增值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

2、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收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3、资源性国有资产

资源性国有资产指国家拥有的土地、森林、矿藏等资源。

三、拍卖原则

第一、国有资产产权拍卖应以国家法律为依据,要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执行,使被拍卖的资产得以充分利用,并获取新的效益。 

第二、国有资产产权拍卖底价的确定应简便易行,公平合理。被拍卖资产的底价应通过成本法、市场法、收入法等方法加以评估确定,不能简单地以帐面原值和净值为依据。拍卖组织者应将资产状况当众详细介绍,以有利于竞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是否购买的抉择。

第三、国有资产产权拍卖的成交价,应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形成。禁止私下交易,以保证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同时,要防止贱价甩卖和泄漏底价。

第四、国有资产产权拍卖收益应归国家所有。拍卖国有资产产权的收入(包括出售国有企业的净收入、利息收入),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作为国有资产保值基金,专项使用。

以上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以国有资产拍卖是什么形式的法律知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虽然属于国家,但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资源更好更有效的利用,可以通过拍卖的形式转移给个人或集体。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