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有效遗嘱条件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5 10:59
人浏览
导读:

生老病死再所难免,遗嘱就是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是我国法律对于公民个人意愿的充分尊重。而遗嘱同样也需要具备法定有效要件才具有法律效力,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带来有效遗嘱条件是什么的详细知识。

有效遗嘱条件是什么

一、有效遗嘱条件是什么

有效的遗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不真实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种情况中:胁迫遗嘱人所立的遗嘱;欺骗遗嘱人所立的遗嘱;被非遗嘱人假造的遗嘱;被篡改的遗嘱;遗嘱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立的遗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第二、三、四款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到丈夫立遗嘱不经妻子同意便处分了全部夫妻财产;

4、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内容不合法的遗嘱主要有三个情况:遗嘱取消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遗嘱没有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遗嘱内容违反其他法律;

5、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即可采用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形式。

二、遗嘱不生效和遗嘱无效

对于遗嘱的效力问题,我们需要区分遗嘱不生效和遗嘱无效。

遗嘱的不生效,是指于遗嘱人死亡时,其所立遗嘱虽然不违法,但却不发生法律效力,即不能执行。遗嘱的不生效与遗嘱的无效,既有不同,又有相似之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遗嘱的无效是因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而不能发生效力,遗嘱的不生效则并非因遗嘱违法。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被继承人的遗嘱不能执行,遗嘱所涉及的财产应按法定继承办理。

遗嘱无效,是指遗嘱因不符合法律的要求而不发生法律效力。遗嘱只要不符合遗嘱有效条件之一,就是不应发生法律后果的无效遗嘱。但民法典特别强调下述几种遗嘱无效:

1、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三、遗嘱的撤销

遗嘱的撤销是指立遗嘱人取消自己所立的遗嘱。取消原遗嘱,遗嘱的内容即无效。遗嘱的变更、撤销方法有下列几种:

1、以书面形式明示变更或撤销原遗嘱;

2、以立新遗嘱的方式变更或撤销原遗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法律对于公民的个人分配意愿充分尊重的同时,也要求遗嘱应具备一定的法定有效要件,如果遗嘱出现了无效的情形就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以上就是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效遗嘱条件是什么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