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动产权诉讼时效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13 16:16
人浏览
导读: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时要注意该权利是否具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一般规定为三年。那么,不动产权诉讼时效时多久呢?这个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太了解,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不动产权诉讼时效多久的相关知识。
不动产权诉讼时效多久

一、不动产权诉讼时效多久

不动产权诉讼时效一般适用的是三年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不动产的诉讼的注意事项

1、一裁终局:如果购房人与房地产商订立了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合同条款且对仲裁机构和事项等作出了明确约定,购房人应据此向相应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实行一裁终局。

2、提起诉讼:如果购房人与卖方订立的仲裁条款无效,或者双方明确约定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购房人就向不动产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依法抗诉: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收到法院判决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判决虽然是终审生效判决,但若对二审判决仍不服,可在终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请再审;或提请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抗诉。

4、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须围绕请求事项向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提交有效证据。

三、诉讼时效的内容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的不动产权诉讼时效多久的主要内容。不动产权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特殊情况下,最长的诉讼时效为二十年。如果您还有问题的话,建议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