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第二顺位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遗产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26 14:37
人浏览
导读: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继承权。那么,第二顺位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遗产?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形有哪些?下面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顺位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遗产

  一、第二顺位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遗产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二、继承人是否需要偿还被继承人债务


  对继承人是否需要偿还被继承人债务这个问题,主要从被继承人债务由谁来还进行确认。被继承人债务是继承人财产的一种,对遗产进行分割的时候,对应的债务也要进行分割,继承了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要在所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遗产,也就不对其进行债务的继承。

  三、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3.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遗产的相关内容。如果您对此类问题还有疑问,或者有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来法律快车平台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您的利益不受损失。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