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当得利纠纷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27 10:07
人浏览
导读: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不当得利的情形,例如买东西多还钱或者多收钱等。那么在法律上,不当得利纠纷是什么意思?不当得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哪些情形不是不当得利?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不当得利纠纷是什么意思

  一、不当得利纠纷是什么意思

  不当得利纠纷,是指因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产生的纠纷。

  1、协商

  如果发生不当得利行为,本着和平的原则,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额不大,案情不复杂。双方当事人可以自己协商,如果能协商一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2、调解

  发生不当得利纠纷可以申请调解,调解之后,如果能达成协议,签订调解书,双方遵照调解书执行。

  3、诉讼

  不当得利纠纷可以通过法院上诉解决,诉讼时效是三年。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因此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二、不当得利的主要特征

  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三、不当得利的排除情形

  有些行为看似不当得利,实则并不是,常见的情形有:

  1、给付系履行道德上的义务,如对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抚养;民间的礼尚往来等。

  2、债务人为清偿未到期债务而给付。

  3、因不法原因而给付,如支付赌债、行贿、支付毒资、支付嫖资、支付给二奶的费用。但不法原因仅在受领一方存在的除外,如对绑架者支付赎金,国家工作人员的索贿等。

  4、反射行为。指一方虽因一定的行为或事实而受益,但并未致他方损害的情形。

  在法律上,不当得利纠纷,是指因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产生的纠纷。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不当得利纠纷是什么意思之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建议咨询我们法律快车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