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16报警需要监护人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02 18:48
人浏览
导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那么16报警需要监护人吗?被监护人是指什么类型的公民?监护人有继承的权利吗?下面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6报警需要监护人吗

  一、16报警需要监护人吗

  报警不需要监护人。未成年人报警并不需要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场,但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二、被监护人是指什么类型的公民

  被监护人是指中国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

  在侵权诉讼中,被监护人侵权诉讼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其特殊之处在于不法加害行为的主体虽是被监护人,但其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却一般由监护人承担。

  三、监护人有继承的权利吗

  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他们的监护人基本上都在亲近属中确定,比如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但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那依法在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甚至是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中确定。而在未成年人死亡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所以,监护人如果不在继承人范围内,那就没有继承权,只有属于继承人范围内的近亲属,才会有继承权。总的来说,监护人和继承人身份上虽然高度重合,但能否取得继承权,还要依据法律来确定。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您对16报警需要监护人吗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般来说,未成年人报警并无需其监护人在场,但如果未成年人犯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若您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法律快车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