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没有现场的交通事故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02 18:11
人浏览
导读:

发生交通事故后,有时候因为下雨或当事人没有注意去保护交通事故的现场等情形,导致交通事故的现场被破坏而无法定责。那么,没有现场的交通事故怎么办?以及破坏交通事故现场的责任该怎么认定?以下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没有现场的交通事故怎么办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没有现场的交通事故怎么办

一、没有现场的交通事故怎么办

交通事故现场是反映交通事故发生前后过程的空间场所,这里存在大量的事故痕迹和物证,是公安机关正确认定事故责任,处理交通事故的关键,当事人应当在事故发生后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如果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由于当事人的原因,没有很好地得到保护,受到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破坏,就会给现场勘察带来困难,也可能会影响到准确地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由于没有保护现场,就没有充分地证据证明是否有交通违法行为,自己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处置措施,最终很有可能要承担全部的事故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二、破坏交通事故现场的责任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现场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责任认定:

第一、如果是交通事故当事人一方故意破坏现场的,破坏现场的当事人要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如果事故现场不是被当事人故意破坏的,而是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比如由于暴雨等受到破坏,则由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三、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保护好交通事故现场

1、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2、不准移动现场上的任何车辆、物品,并要劝阻围观群众进入现场。对于易消失的路面痕迹、散落物,应该用塑料布、苫布、苇席等可能得到的东西加以遮盖。抢救伤者移动车辆时,应做好标记。

将伤者送到医院后,应告知医务人员对伤者衣物上的各种痕迹,如轮胎花纹印痕、撕脱口,要进行保护。严防再次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后,要持续开户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以外的地方放置警告标志,以免其他车辆再次碰撞。对油箱破裂、燃油溢出的现象,除及时报警方及消防人员外,还要做好防范措施。特别注意:燃油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要用沙子覆盖的方式来灭火,否则极易造成火势扩散。

3、当事人应填写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赔偿责任人等内容的协议书或者文字记录,共同签名后立即撤离现场,协商赔偿数额和赔偿方式。当事人均已办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可以根据事故情况的协议书向保险公司索赔,也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没有现场的交通事故怎么办的法律知识。没有现场的交通事故对于当事人的责任很难认定,所以发生了交通事故后,应该要积极保护好现场。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