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工作时监控侵犯隐私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08 11:36
人浏览
导读:

俗话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正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监控系统遍布全国,只要我们锁定了目标,就可以追踪到具体的地点。监控能够提供客观、详实的诉讼证据。那么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监控,是否会侵犯他人的隐私?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工作时监控侵犯隐私吗

  一、工作时监控侵犯隐私吗

  公司使用监控手段监视员工的话,需向员工明示,监控的内容仅限于和公司的经营活动有关的方面,监控仅限于工作场所。否则,可能构成对员工隐私权的侵犯。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二、公民的个人隐私包括哪些内容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三、人肉搜索会造成哪些侵权

  (一)隐私权。人肉搜索更多情况下,侵犯的是隐私权。

  (二)名誉权。网络有着高度的自由发言权,因而也造成了信息良莠难分,真假难分。不少网友在人肉搜索时都自认为是在“做好事”、“替天行道”,但是很多时候信息本身就是诽谤伪造的,人肉搜索使得事情放大,对受害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姓名权、肖像权等。人肉搜索的结果便是至少会暴露受害人的姓名和肖像,不少受害人的肖像还会被恶搞成其他损害名誉的图片。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工作时监控侵犯隐私吗的相关知识,公司使用监控手段监视员工的话,需向员工明示,监控的内容仅限于和公司的经营活动有关的方面,监控仅限于工作场所。否则,可能构成对员工隐私权的侵犯。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