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能分遗产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8-10 16:21
人浏览
导读:

精神病患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自处分自己的财产,那么精神病给患者的监护人可以处分遗产、获得遗产吗?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能分遗产吗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能分遗产吗

一、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能分遗产吗

视情况而定。有遗嘱的可以从遗嘱,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如下:(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所以,如果监护人是精神病人的法定继承人的话,那么是有权继承遗产的。

二、遗产的分割方式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生活困难和缺乏劳动力是必要的两个条件,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才能予以照顾。注意,这里有的是应当二字,表明对这种继承人照顾是强制性的。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生前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的照顾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表明该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更多的抚养义务,因此在进行遗产分配时,可以多分配。注意,这里是可以二字,表明不是强制性规定,也就是说,可以多分,也可以不多分。

3、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付出与回报对等,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又不履行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注意,这里用的是应当二字,表明不分或少分强制性的。

4、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民事行为,意思自治,法律予以尊重。

三、遗嘱的生效条件

1、须由遗嘱人亲笔书写遗嘱的全部内容。亲笔遗嘱既不能由他人代笔,也不能用打字机打印,只能由遗嘱人自己用笔将其意思记录下来,但遗嘱人设立亲笔遗嘱不得以铅笔及其他易于涂改的笔书写。

2、须由遗嘱人签名。遗嘱人签名是亲笔遗嘱的基本要求,它既证明遗嘱确为遗嘱人亲自书写的,也证明着遗嘱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盖章手印或画押等方式无效。

3、遗嘱人在亲笔遗嘱中须注明立遗嘱的时间。遗嘱中的时间记载是确定遗嘱人的遗嘱能力的准据,也是在有多份遗嘱时确定各份遗嘱先后的准据。遗嘱中未注明日期的,或者所注的日期不具体的,例如,只注明年、月,而未写日的,遗嘱不能生效。亲笔遗嘱并不需要见证人。但是,打印出遗嘱,然后只是签名,注明年、月、日,它的效力是有争议的,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相反证据证明该打印的遗嘱并非本人真是意思表示,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遗嘱。如果有数份遗嘱,经过公证的遗嘱效力最高;如果有数份经过公证的遗嘱,日期为最后日期的那份遗嘱效力最高。最好是能够自己书写,应该有个人的笔迹为证。

4、遗嘱人必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有充分的认知与了解。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遗嘱能力,不能设立遗嘱。

5、必须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6、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自己的个人财产,不能是夫妻共同财产,否则,只能视为部分无效,对自己所依法享有的份额,才可以依据遗嘱执行,而不能适用于整个房产。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监护人如果是精神病患者的法定继承人的,可以获得被监护人的遗产,如果是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的,则无权继承。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关于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能分遗产吗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