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侵犯公民隐私权判什么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02 13:11
人浏览
导读:

注意保护自己个人的合法权益说明自己的法律意识有所提升,违法犯罪者也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那么侵犯公民隐私权判什么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侵犯公民隐私权判什么刑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侵犯公民隐私权判什么刑

  一、侵犯公民隐私权判什么刑

  隐私是指不愿意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

  我国《刑法》中并没有侵犯隐私权的法律条款,但是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中有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般是属于侵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不构成刑事责任。

  不过也不能说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就一律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刑。

  根据《刑法》当中的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二、侵犯隐私权赔偿多少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的扩大等。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失进行赔偿;

  (2)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赔偿。

  三、隐私权的适用范围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法人的秘密一般属于公共领域的事务,而非个人的人格尊严之内容 ;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及私人领域 ;

  (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隐私权具有可克减性,如果与隐私权相对的公共利益足够重要,那么隐私权是可以克减的、是受到限制的。但是,这种限制应严格遵守正当程序原则,即公权力介入私生活的有力限制与约束,在法律执行和司法程序中应遵循相关的程序性规则 。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的关于侵犯公民隐私权判什么刑、侵犯隐私权赔偿多少钱

  等的相关的内容,我国《刑法》中并没有侵犯隐私权的法律条款,但是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中有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