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超过诉讼时效能否解除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0-23 12:11
人浏览
导读:

在合同纠纷当中,有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合同发生纠纷后,当事人没有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合同纠纷超过诉讼时效,那么这时合同当事人能否解除合同呢?超过诉讼时效有什么法律后果?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超过诉讼时效能否解除合同

  一、超过诉讼时效能否解除合同

  超过诉讼时效并不是解除合同的合法理由之一。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超过诉讼时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一)诉讼时效抗辩权。

  如果债权有“时效已过”之事实,义务人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权利的请求权被阻却,义务免于履行。对于权利人而言,债权并不产生任何影响,债权仍是完全债权。

  (二)法院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诉讼时效抗辩权是私权利,是否行使属于抗辩权人自由行为的范畴,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当事人未主张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三)诉讼时效抗辩权对人的效力具有相对性。

  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的请求权得以阻却的后果不必然产生,以义务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为前提。在义务人众多的情形下,其中一人所为诉讼时效抗辩权之效力,或其中一人之抛弃时效利益,对于其他人不产生影响,即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主张只产生相对效力。

  三、合同争议如何确定诉讼时效

  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是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后开始计算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超过诉讼时效能否解除合同的相关知识,超过诉讼时效并不是解除合同的合法理由之一。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