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09 14:03
人浏览
导读:

对于正当防卫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司法实践中,也有不少案件出现了防卫过当的问题。这里我们就需要对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之间的界限了解清楚。那么,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标准是什么?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标准

  一、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标准

  在确认必要限度的时候,可将决定防卫强度诸因素分成侵害方的情况;防卫方的情况和客观条件三类。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二、意外事故是否承担民事责任

  事故是意外造成的,要不要承担民事责任,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不可抗力、紧急避险等情形造成的,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三、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民事责任的承担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承担两种形式。具体如下: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主要用于对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等)和人身权(姓名权、肖像权等)的侵害。

  2、排除妨碍。排除妨碍主要用于对财产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使用权、相邻权的保护。

  3、消除危险。消除危险主要用于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可能由于其他人的经营活动或财产管理不善而带来的危险。

  4、返还财产。返还财产广泛适用于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的情况。

  5、恢复原状。恢复原状主要是用于侵占他人财产时的一种责任形式。

  6、修理、重作、更换。修理、重作、更换主要是用于债务人履行合同时音乐会标的物的质量不合格时采取的民事责任形式。

  7、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在民法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无论是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都可以赔偿损失。

  8、支付违约金。这种责任形式只适用于违约责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标准的相关知识,在确认必要限度的时候,可将决定防卫强度诸因素分成侵害方的情况;防卫方的情况和客观条件三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