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土地被征收是否属于不可抗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09 07:01
人浏览
导读:

大家根据“不可抗力”的字面意思可以知道,所谓的不可抗力就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抗力属于客观因素,而非主观原因。那么,土地被征收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土地被征收是否属于不可抗力

  一、土地被征收是否属于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还有社会异常事件。政府土地征收应该算作政府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不可抗力导致合同迟延履行怎么处理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三、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的区别

  (一)客观表现不同。不可抗力表现为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旱灾等(自然灾害),也包括社会异常事件,如战争、罢工、暴动等;情势变更表现为意外事件、社会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金融危机和国家政策的转变等事由。

  (二)适用范围不同。不可抗力为法定免责事由,适用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情势变更仅在具有合同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过程中,适用免除合同责任。

  (三)造成的后果不同。有些不可抗力造成的后果是绝对不能克服的;情势变更可以相对克服,只是这使合同履行显失公平,不利于债务人。

  (四)免责程度不同。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一方当事人当然免于承担违约或侵权责任;在发生情势变更的情况下,即使法院或仲裁机构同意变更或解除合同,并不当然免除该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的赔偿或补偿责任。

  (四)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性质不同。在不可抗力下,当事人享有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解除合同的权利为形成权,只要不可抗力发生后,当事人履行了附随义务,即可发生法律上的后果,无须征得对方当事人同意;情势变更情形下的变更或解除合同,当事人不能自行决定,须申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决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土地被征收是否属于不可抗力的相关知识,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还有社会异常事件。政府土地征收应该算作政府行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