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侵犯肖像权怎么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06 10:44
人浏览
导读:侵犯公民肖像权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肖像权被侵犯时,我们应当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那么,侵犯肖像权怎么判?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侵犯肖像权怎么判

  一、侵犯肖像权怎么判

  侵犯公民肖像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不会判刑。对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受害人可以直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

  侵权人拒不停止侵权的,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对受害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造成损失的,受害人还可以要求公开道歉,道歉的方式可以是当面道歉或是通过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刊登道歉声明同时赔偿被侵权人损失。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二、去世的人还享有肖像权吗

  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均已明确了死者不是肖像权的主体。但是,死者肖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会消亡的,死者的肖像会对其近亲属产生精神及经济上的特定利益。故对死者肖像的侵害可能会造成近亲属精神利益或财产利益的损害,因此,虽然死者不是肖像权的主体,但死者的肖像仍应是法律保护的对象,近亲属有权基于死者的肖像受到侵害而提起诉讼。

  三、侵犯肖像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这是对肖像经济价值的利用。

  2、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

  肖像权是公民的专有权,他人对肖像的使用应遵循与肖像权人的约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破坏了肖像权的专有性,具有违法性。同时,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主观上具有过错。

  在一般情况下,侵害肖像权行为人的主观形态表现为故意,这是因为肖像使用行为是行为人有意识的行为,通常不会因为不注意的心理状态而误用他人肖像。但是,并不排除过失侵害肖像权的可能性。例如,认为某幅肖像是虚构的人物画而擅自使用,同样构成侵权。

  3、无阻却违法事由而使用。

  虽然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他人肖像,但如果有阻却违法事由,则该使用行为为合法。所谓阻却违法事由,即为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或为了公民自身的利益而必须制作或使用公民肖像的合理使用肖像的行为。

  肖像权侵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不会构成犯罪,也不会被判刑,但我们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侵犯肖像权怎么判的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建议咨询我们法律快车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