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解除后能否确认无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11 10:49
人浏览
导读:合同因为各种原因解除之后,有些人会觉得原先的合同就是无效的,但是在合同解除之后才发现。那么,合同解除后能否确认无效?接下来,关于合同解除后能否确认无效的详细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合同解除后能否确认无效

  一、合同解除后能否确认无效

  不能。因为合同解除和合同无效是两个概念,合同解除不代表合同无效,合同解除时约定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条款还是有效的。即合同解除时,根据原合同约定,有义务要履行的合同内容,还是要履行完毕。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七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二、合同履行完毕后还能不能解除

  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当事人的单方行为或者双方合意终止合同效力或者溯及地消灭合同关系的行为。合同解除的目的在于消灭合同对当事人的约束力,终止无法或者不适宜继续履行的合同,根据履行情况及合同性质的不同而产生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法律效果。合同解除必须要有解除事由,《民法典》第562条第一款规定了合同的协议解除,第二款规定了合同的约定解除,第563条规定了合同的法定解除,符合这些规定,当事人即可解除合同。对于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的合同,其权利义务已经终止,合同不能解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除外商品不适用。根据该条规定,经营者即使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了自己的义务,那么消费者也可以无理由在七日内退货。《民法典》第563条也规定了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无理由退货是否是履行完毕的合同不能解除的例外呢?通说认为,无理由退货赋予消费者的是撤销权,但又不以缔约时消费者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为前提,有别于《民法典》规定的撤销权,这也是被称为“无理由退货”或者“无因退货”规则的由来。正是因为无理由退货具有任意性,所以其行使期限只有七日,而不是《民法典》第152条规定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所以,无理由退货是合同的撤销而非合同的解除。并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也明确规定了经营者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只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而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

  三、合同解除的程序

  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合同时,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如果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通知到达之日起3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解除后能否确认无效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合同解除之后就不可以再确认无效了,因为合同的解除就代表双方对于合同效力上的一种肯定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我们将耐心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