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连续欠款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30 14:32
人浏览
导读:

如果要主张自己的权利的话,都是有一定的诉讼时效的,如果超过这个诉讼时效的话,可能就没那么容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那么连续欠款诉讼时效怎么计算?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连续欠款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一、连续欠款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要看具体案情,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二、欠钱不还新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欠钱不还的诉讼时效是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三、欠钱不还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的关于连续欠款诉讼时效怎么计算、欠钱不还新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等的相关的内容,相信应该也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的话,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