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恶意串通财产判刑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0-12 16:31
人浏览
导读:

一般情况下,财产都是属于公民个人的,通过公民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收益,比如自己创业等等,有时候可能会跟别人一起合伙,可能会有意外的情况发生,那么恶意串通财产判刑吗?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恶意串通财产判刑吗

  一、恶意串通财产判刑吗

  如果债务人存在以前述四种方式转移财产的行为,即:

  (1)与他人恶意串通以降低债务人赔偿能力为目的转移财产;

  (2)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

  (3)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

  (4)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主观上看,债务人的目的是以表面合法的交易行为掩盖其故意转移财产心理状态。且造成无法履行司法文书确定义务的,应符合《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出控告,由负责执行的法院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二、哪些证据证明恶意串通

  当事人主观心态如何,是认定是否构成“恶意串通”的关键,而主观心态属个人内心活动范畴,除当事人自行承认外,难以直接予以证实或查实,若仅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分配举证责任,要求主张权利的当事人承担全部举证责任,其基于客观原因而导致举证不能,进而败诉的可能性较大,不具备可操作性。对于类似情况,采取推定方式完成举证、认证则较为合理,即以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或已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照日常习惯经验,推理、判断未知事实是否存在,并允许相关当事人进行反证、辩驳,只要存在高度盖然的可能性,则可择优判定某种事实,从而在最大限度内反映案件真实情况。

  三、如何界定恶意转移财产

  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23条明确规定: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

  (1)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2)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妨碍或抗拒人民法院执行的;

  (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支付令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的关于恶意串通财产判刑吗、哪些证据证明恶意串通等的相关的一些的内容,相信应该也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 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的话,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