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监护人能不能变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8-05 11:11
人浏览
导读:

监护人的确定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按顺位依次确定即可,对于确定有争议的也可以向法院货村、居委会申请指定监护人,那么监护人确定以后,还能不能变更监护人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解答监护人能不能变更的问题。

监护人能不能变更

一、监护人能不能变更

监护人不宜继续担任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组织的申请,经查明事实,撤销监护人的资格。通过诉讼撤销监护后,原监护人的监护权利被取消,依法应另行确定监护人。所以,撤销监护并不意味着被监护人不再需要监护,而是撤换新的监护人,这实际上是监护人的变更。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变更。擅自变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二、监护争议的解决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三、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法定监护人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利机关指定的监护。指定监护实际上是法定监护的延伸,仍属法定监护范畴。指定监护只是在法定监护人有争议时才产生。

委托监护是由合同设立的监护人,委托监护属意定监护。委托监护可以是全权委任,也可以是限权委任。前者如父母将子女委托祖父母照料或配偶将精神病人委托精神病院照料;后者如将子女委托给寄宿制学校、幼稚园等。

监护人是可以变更的,但是监护人的变更权利在法院,法院可以对于不适合继续监护的监护人或者不满足监护条件的监护人进行撤销或者变更,其他人不得随意私自变更监护人。以上就是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监护人能不能变更的详细知识,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